1、始于著名消费品品牌及赛道布局
四大产品:
1Swisse是HH收购了澳洲保健品品牌Swisse
2合生元的益生菌
3婴儿配方奶粉派星系列。
合生元在广东小有名气,周边有不少朋友买过,派星这款奶粉在各大婴配奶粉博主推荐视频中也极为常见,据说还经常断货,主要是推荐它的一段奶粉,据说主打好消化,定价不便宜,属于超高端系列。
4两个宠物品牌Zesty paws和Solid gold,主要是做宠物食品和营养补充品,据公司说Zesty paws是北美高端品牌,确实各大宠物店都有卖,有一定知度。
国家未来老龄化、少子化、养宠物的情感诉求等大逻辑,虽然婴儿配方奶粉在这个出口人数断崖下滑的时代是明显的利空
2、整体估值一眼低估
首先,成年人用的保健品,估147亿
24年收入67亿,同比增速9%,毛利率65%。
汤臣倍健24年收入68亿,毛利率67%。很像吧?但不同的是,汤臣24年业绩大幅下滑,收入同比下降了27.3%,23年汤臣收入高达94亿。即便是大幅下滑了,汤臣依然还是业内一哥。那汤臣的估值多少?目前差不多210亿人民币。
H&H85亿低估
24年的情况,保健品和汤臣伯仲之间,但是胜在Swisse是维持增长的,而汤臣则是大幅下滑。其实背后也有深层次的原因的,汤臣之前主要靠线下药店销售,医保控费前,身边有不少朋友医保卡里钱花不完去药店买保健品的,控费后就不行了,这个对汤臣影响很大,但Swisse是线上销售为主,销量更能反映真实客户需求和品牌影响力,与医保关系不大,所以这种环境下依然能稳健增长。考虑到A股估值天然更高,换算成港股打个7折,也有147亿人民币
其次,宠物板块。这一块儿主要是Zesty paws和Solid gold两个牌子,做宠物的食品,包括干粮、罐头、营养补充剂等.估40亿
24年收入接近20亿,增速5.3%,毛利率51.6%。
中宠24年收入45亿、净利润3.9亿,增速19%和68%,毛利率29%,市值177亿左右;
乖宝24年收入52亿、净利润6亿多,增速21%和45%,毛利率42%,市值390亿。
中宠和乖宝的估值比较高,本身体量也是HH宠物板块的两倍以上,虽然HH的PNC毛利率更高且消费市场更好(北美为主),但同样销售费用也更高。可能因为业务模式存在差异,中宠和乖宝的销费用率都远低于HH,我们就先用市销率做个简单粗暴的折算,中宠市销率大概接近4,乖宝7.5,平均5.75,但是这两家增速明显远高于HH,PNC板块业务,我们保守点,直接剔除过高的乖宝,用中宠的市销率,再考虑港股的折价,我们直接打个对折,就按2算,那这块估值就算40亿人民币,但其实21年买Zesty paws就差不多花了40亿人民币,买Solid gold大概也花了10亿,我们就按原价算
最后,再看看ANC板块,主要就是合生元的婴儿配方奶粉和婴幼儿的益生菌。估55亿
这部分大约44亿收入,其中奶粉33亿,同比下滑25.8%,毛利率58.1%。
中国飞鹤,飞鹤24年收入超过200亿,净利润37亿,毛利率66%,增速几个点,但是飞鹤25年中报大幅下滑,股价也砸了一波,目前市值420亿。
其他一些零碎品牌可以直接忽略不计了,什么Dodie、GOOD GOÛT、Aurelia之类的就当没有吧。
奶粉业务和飞鹤其实不太能比,体量差的太远,简单来说飞鹤是优等生,合生元这一块这几年很不乐观。但是即便是优等生25年半年报也爆雷了,飞鹤24年200亿收入,爆雷后420亿市值,市销率2.1左右,虽然都在港股,考虑到优等生和普通学生的区别,我们也简单粗暴打个6折,先按1.26倍市销率,婴儿业务板块大概55亿港币的估值。
汇总一下HH三大板块的保守估值=147+40=187亿人民币+55亿港币,折算成港币大概是在260亿港币。
估值被压制的核心原因之一就是债务问题:截至24末,公司有息负债93亿,24年全年利息支出高达8.3亿,而公司前几年净利润差不多5-6亿,简言之,大部分利润都被高息负债吞噬了。
但是,我们也不妨用这种计算思路来算一下看看: 24年末,HH有16亿现金,有息负债93亿,净负债77亿,现在市值75亿左右,调整后估值为约150亿。汤臣最近一期末现金(含交易性金融资产,后同)53亿、有息负债8亿多,净现金45亿,调整后估值165亿,仍按港股打7折算,对应HH可比估值调整为116亿人民币;乖宝市销率太高,没有采用,直接看下中宠,现金约14亿、但也同时有十几亿有息负债,基本抵消,对市值影响很小,不做调整;飞鹤是现金大户,账上200亿现金,有息负债大概10亿,调整后的市值230亿,市销率1.15,HH这种普通学生还是按6折算,对应HH奶粉板块估值30亿港币。调整后可比估值大概为200亿港币,即便折算保守算也有30%多的估值修复空间,有一定的安全垫。
3、困境反转逻辑
(1)婴幼儿业务承压,或开始筑底反弹
其实五年前,公司奶粉业务占比最大,是公司业务的基本盘,婴幼儿板块收入高达73亿,到24年已经下滑到43亿,5年时间掉了30亿收入,按60%毛利率算减少了18亿的毛利,但所幸这部分被Swisse的强劲增长基本抵消,叠加新布局的宠物赛道,维持了收入的相对稳健。
新生儿下滑已经是一个明确的、不可逆的趋势,并且我不认为目前新生儿已经见底,可能未来跌到700、600甚至500万,这个我判断不了。但是目前的股价已经对这部分price in了。另外,25年一季度公司的奶粉业务已经同比恢复增长。公司的奶粉业务仍然有一定知名度,在超高端奶粉中市场占有率常年维持在10%-13%的水平,我相信它并非一个没有价值的资产,新生儿下滑也终有一个极限,国家近期已经开始加大补贴力度,BNC业务爆雷后,有望在未来企稳反弹,至于时间和空间,不知道,边走边看。
(2)债务扛鼎,美元降息周期减轻债务压力
第二个反转的逻辑其实更清晰,更简单,确定性也更强,就是化债。
93亿有息债务,对应8.6亿利息,利率超过9%,主要因为公司有大量的美元债和票据,利率高的债务超过10%,遇上过去几年美元加息周期,HH肯定是苦不堪言。而未来一段时期,美元利率下行是一个比较确定的趋势,另外公司也在积极使用境内低息债务置换高息债务,最近一期的分红也同比下降,储备现金应对债务问题。
相比赌公司在比较卷的消费市场能继续攻城略地、大杀四方,赌化债反而是一个确定性更高的逻辑。93亿债务,利率每下降1%,一年可以节省约9000多万的税前利润,如果能同时降低分红多用于归还本金(近几年公司每年经营净现金流大概有15亿)。假设把有息负债降低到70亿甚至50亿水平,利率降到5%甚至更低,叠加保健品、宠物赛道稳健的增长,我相信公司届时会恢复一个相对漂亮的报表,估值也自然会迎来修复。
但还是想说,任何股票,估值低都是有深层逻辑的,现在的股价代表了目前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对其风险的担忧,我们应该理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