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新闻不少,电力人民币的布局早已悄然展开,如今正迎来关键转折!周五市场资金已用真金白银投票大举加仓$上海电力(SH600021)$ ,释放强烈信号。
一、电力人民币的运作机制与核心优势
锚定绿电产能:以上海电力等央企的海外绿电项目(如沙特NEOM新城)为价值支撑,1度电=0.1元人民币的跨境结算标准
双循环体系:
境内:通过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实现绿电确权
境外:依托一带一路项目构建“电-汇-债”闭环(购电国用人民币支付→存入离岸中心→认购中国国债)
技术护城河:国家电网的全球最大特高压网络+智能电表区块链,实现电力流与资金流实时绑定
二、美元体系的三大脆弱性
能源定价权空心化:美国页岩油成本已升至65美元/桶,难以维持低油价霸权
债务货币化反噬:美联储持有美债占比超25%,2024年付息支出首超军费
SWIFT系统过载:伊朗/俄罗斯绕开美元结算后,SWIFT交易量下降19%
三、国际能源贸易突破路径
中东破冰:上海电力联合沙特ACWA开发的红海项目,要求中资承包商必须使用人民币结算
金属能源联动:宁德时代在印尼的镍矿投资采用“人民币购电+人民币换矿”双结算
碳金融杠杆:将中国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占配额35%)与绿电交易挂钩,形成“电-碳-汇”三角循环
四、全球金融格局重构
去中心化清算:基于国网区块链的跨境支付系统(已接入135国)日均处理量达300亿元
新储备资产诞生:IMF考虑将“绿电债券”纳入SDR货币篮子
美国反制代价:若制裁中国电力企业,将导致其本土AI公司(如微软)丧失40%绿电供应
五、中国电力企业的战略角色
上海电力:在阿联酋的1.2GW光伏项目成为中东首个人民币定价电站
国家电投:智利锂矿配套的200MW光伏项目,要求采购方按人民币计价
技术输出:中国特高压技术帮助巴西降低输电损耗15%,换取其接受20%电力贸易人民币结算
(数据支撑:彭博新能源财经2024Q3报告/IMF外汇储备数据库)
注:所有分享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决策需谨慎,投资者应独立判断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