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unite_zhao: 网页链接
香港股市即将迎来一次影响深远的变化,特别关注交易成本的投资者们需要留意了。就在不久前,香港交易所正式宣布,关于下调股票最低上落价位的第一阶段改革措施,定于今年8月4日正式生效。这个听起来有些专业的名词“最低上落价位”,其实直接关乎我们买卖股票时的价格跳动幅度。具体来说,从生效日开始,价格在10港元至20港元之间的股票,最小价格变动将从原先的0.02港元缩小到0.01港元;而价格在20港元到50港元的股票,最小变动单位则从0.05港元调整为0.02港元。
为什么香港交易所要推行这项改革呢?关键在优化市场的运行效率。不妨想象一下,按照旧规则,比如一只15港元的股票,买卖报价只能以0.02港元的倍数跳动,比如15.00、15.02、15.04港元等。这种设置有时候会人为地拉大了买卖之间的价格差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买卖价差。稍微计算一下就能发现,原先0.02港元的价差对于15港元的股票意味着0.13%的成本,而在改革后,如果价差能缩小到0.01港元,这个比例就降至约0.067%,相当于为投资者节省了将近一半的隐性交易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这能让交易者更容易在更接近自己心理价位的水平上完成买卖。
哦,是这个玩法啊?!微动改革。。。其实,根本上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越多人用越好用。
我嚓,开个赌场,还有这么多技术活。//@unite_zhao:回复@香港交易所脈搏:这些方面又回到了最低买卖价差的问题上。
所以,我想简单介绍一下背景,对吧?关于第一阶段,我们对价格在10美元到20美元之间的股票的价差缩减了50%,对价格在20美元到50美元之间的股票的价差缩减了60%。就影响而言,这项措施覆盖了大约300只股票,约占我们过去两周平均交易额的30%,受影响股票的价差实际上缩窄了约22%。
所以,从成交量的角度来看,成交量增加了25%,这些进行了价差缩减的股票的成交量比那些没有进行价差缩减的股票更高。
这业务是个什么意思?是提高买卖股票的交易量?最低价差,跟成交量有什么关系?
我靠,这赌场,真是个细致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