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股份(SZ300405)$ 雅下水电站(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水电项目(总投资1.2万亿元,装机容量7000万–8100万千瓦),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核心技术方案,需挖掘数十条超长隧道(20–35公里)。这一高原、高寒、强震带的复杂地质环境,对盾构机泡沫剂的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且需求量显著高于常规工程。以下是具体分析:
雅下水电站的施工环境(高海拔、低温、硬岩地层)导致泡沫剂性能需针对性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低温适应性要求提升
隧道作业区年均温低(部分低于0℃),要求泡沫剂在-40℃工况下保持流动性及稳定性,避免冻结或失效。常规泡沫剂在低温下易黏稠化,影响发泡效率,而雅下项目需采用特殊改性配方(如添加低温抗冻剂),确保在高原环境中快速扩散并维持抑泡持久性36。
硬岩地层的高润滑性需求
喜马拉雅区域以变质岩、花岗岩为主,岩石硬度高(HRC65+),刀具磨损严重。泡沫剂需具备超强润滑性,降低刀盘扭矩与掘进阻力。普通泡沫剂润滑性不足,而雅下定制配方需增加表面活性剂浓度(稀释液浓度需达5%,高于常规2%–3%),并通过高发泡倍率(FER>15)增强岩渣分离效率56。
环保与生态合规性严格
项目位于生态敏感区,要求泡沫剂无毒性、低COD、可生物降解。传统含硅类消泡剂被限制使用,需替换为聚醚多元醇或脂肪醇类环保配方(如科隆股份供应的盾构泡沫剂已通过青藏铁路验证,符合高原生态标准)34。
智能注入系统的兼容性
为适应自动化盾构操作(如铁建重工机型),泡沫剂需满足精准流量控制要求,避免半自动模式下因黏度波动导致比例失调。配方需优化流变性能,确保在高压泵送中稳定分散58。
雅下项目的泡沫剂消耗量由两大核心因素驱动:隧道总体积与地质依赖的注入率(FIR)。根据招标文件与行业参数,可分层测算:
工程规模基准
总隧道掘进量:约1.2亿立方米(参考混凝土总量4000万立方米对应隧洞体积换算46)。
单台盾构机月进度:硬岩条件下约200–300米(直径10米隧道对应土方量1.5万–2.5万立方米/月)。
关键参数设定(依据盾构操作规范5)
参数常规工程范围雅下项目适配值说明注入率(FIR)5%–65%30%–60%硬岩地层需更高润滑性稀释液浓度(x)2%–5%4%–5%增强抗低温与润滑性发泡倍率(FER)8–1512–15保证泡沫结构稳定性
需求量计算
泡沫剂原液用量 = 隧道土方量 × FIR × 稀释液浓度(x)
按雅下项目掘进量1.2亿立方米、FIR取中值45%、x取4.5%测算:
理论需求总量 = 1.2亿 × 45% × 4.5% = 24.3万吨
⚠️ 实际修正因素:
损耗系数:高原环境挥发损失+设备残留(约+15%),修正后28万吨;
施工周期:10年工期年均需求约2.8万吨,集中于前5年掘进高峰期(年峰值或达4万吨)610。
目前泡沫剂供应已围绕雅下需求展开专项布局:
核心供应商:科隆股份(300405)子公司四川恒泽为川藏铁路林芝段唯一公告供应商,其盾构泡沫剂通过青藏铁路验证,耐低温配方适配雅下需求,毛利率达35%(高于行业平均25%)24。
产能保障:国内三家头部企业年产能仅200万吨,但科隆等企业正扩产以匹配雅下订单(子公司四川恒泽获独家协议,锁定30%以上份额)46。
成本影响:定制化导致单价上浮约20%,但项目规模效应摊薄边际成本(参考林芝段招标价约8000元/吨,雅下总采购额或超22亿元)8。
雅下水电站对盾构泡沫剂的要求显著高于常规项目,需满足低温稳定性、高润滑性、生态无害性三重升级标准,且总需求量达28万吨左右(按10年工期年均约2.8万吨)。此需求已推动头部厂商如科隆股份开展定制化生产,并引发供应链扩产潮。实际用量可能随地质勘探深入动态调整,但当前参数框架已为招标与备货提供关键依据。
科隆股份的减水剂、泡沫剂均受益雅下水电站项目,随便一个订单就能让科隆起飞,弹性大到飞起!欢迎大佬过来抄底@杭州新城路 @轮回666 @96老股民 @莫大先生日记
有人说减水剂需求金额跟水泥差不多,也被普及了好几次了,苏博特也起飞几个板,硬的不像话,但是科隆弹性巨大,欢迎大家参与$西藏天路(SH600326)$ $中铁工业(SH6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