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燕云2025
 · 北京  

燕云逻辑帖之十八: 英搏尔

2025年08月04日
一、 概述
英搏尔是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解决方案Tier1 供应商,是国内新能源领域少数同时具备驱动系统和电源系统两大产品矩阵的领先企业,目前主营产品为新能源汽车电驱总成、电源总成、电机控制器。
第二增长曲线为低空经济,深度绑定市场龙头亿航智能,和广汽高域、南京亿维特深度合作。
新投入方向: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灵巧手。
潜在题材:深海经济、船舶电动化。
二、总体情况
1. 在新能源车电源总成、电驱总成、多合一驱动总成、电机控制器总销量方面,公司均位居国内Tier1供应商前列。
2. 公司是国内首批拥有全国产化车载电源产品、全国产化乘用车电机控制器产品、完整国产化供应链体系的企业。
全国产化、安全可靠、自主掌控。
3. 公司产品具有功率密度高、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优势明显等特征。
4. 2021-2023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41.84%。
5.2024年营收24.3亿,同比增长23.77%;净利润7100万,扣非净利润3870万,同比上升23.17%。
(其中确认股权激励费用5561万,剔除这部分费用影响后,实现净利润1.16亿元。)
6. 公司预计2024-2026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为21.12%。
7. 2024年上半年,公司产能利用率达到114.75%。
三、新能源车用产品
1. 分为电机控制器、电驱总成、电源总成三部分业务。
2. 电机控制器有三大核心技术,分别是IGBT/SiC单管并联均流技术、叠层母排技术、分布式电容阵列。
实现技术和工艺上的重大突破,“全新定义”了电机控制器,功率密度实现1倍以上的提升,制造工艺大幅简化,产品可靠性和寿命大幅提升。
年报中提到,公司的圆形电机控制器,体积不到同市场同功率等级电控产品的50%,功率密度达到120kW/L。
(潜在题材: 年报提到,公司的电机控制器在海洋经济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3. 电驱总成“集成芯”(基于扁线油冷电机和碳化硅高压平台等前沿技术)有以下优势:
体积比同类产品小30%左右
功率密度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约20-30%.
可适应低温工况
可灵活构建各种规格型号的六合一及多合一组合,契合行业发展趋势。
便于平台化、自动化、规模化生产,拉开了与市场同功率驱动总成产品的代际差距,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集成芯”技术荣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供应链优秀创新成果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4. 电源总成
公司电源总成产品的配套车型进一步增加,目前已推出基于800V高压架构的高功率密度第三代电源总成产品,在体积、效率、电磁兼容、功率密度、成本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并实现智能制造。
5. 公司拥有山东和珠海两大生产基地,具备年产百万台套产品的生产能力。
四、 新能源车客户阵容
1. 乘用车客户有:
上汽吉利小鹏、奇瑞、长安、长城、东风、江淮、合众、广汽本田、东风日产、Vinfast等。
2. 商用车客户有:
北汽福田、吉利远程、江铃、徐工、五菱、上汽大通、瑞弛、东风商用车等。
3. 非道路车辆客户包括:
比亚迪、徐工、中联、三一、柳工、山东临工、杭叉、星邦等。
德国林德叉车、诺力叉车、韩国现代、法国曼尼通、韩国斗山集团、德国凯澳等。
和全球液压龙头博世成立合资公司,聚焦工程机械电动化。
和国内叉车产业巨头杭叉成立合资公司。
五、 再融资项目(已实施)
1. 再融资项目(可转债)为年产电驱总成20万套,电源总成40万套。
2. 电驱总成单价7500/套,毛利24.6-27%。
3. 电源总成单价3000/套,毛利22.93-25.37%。
4. 项目投资后第一、二年不产生收入,第三年(2027年)达到设计产能的60%,预计增加营收16.2亿,增加净利润1.35亿;第5年达到设计产能的100%,预计增加营收26.2亿,增加净利润2.7亿。
5. 本次募投项目打造的是全流程自动化产线。
6. 本次募投项目是为了满足大客户的要求,随着募资项目的逐步实施,大客户一定越来越多。
六. 人形机器人
公司和丰立智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包括关节模组总成、灵巧手等,目标是形成“电机+减速器”集成化产品能力。
公司预计,将在今年内完成工艺结构的产品初步验证。
七、 低空经济
公司在载人eVTOL、载物eVTOL、飞行汽车三大领域都有布局且已取得显著进展。
公司独创的集成芯技术,成功降低了电推进系统的整体重量,不仅直接降低了飞行器的重量,还显著提升了其载荷能力,进一步改善了eVTOL的飞行距离、实用性和产品竞争力。
除体积小重量轻、提升整机续航之外,公司电机的其他优势有:
密闭系统,IP67等级,雨天、大雾天气系统运营安全可靠
高功率密度、高转矩密度
扁线系统槽满率高,工艺及制造一致性好
定转子及工艺结构整体性好、强度高,高速运行可靠
高集成化,双控制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符合航空级适航要求。
以eVTOL为例,每架eV需要8台电机,在15-20年的寿命中,电机平均需要更换3-4次,在低空飞行器中,电机的价值量和经济效益是除电池之外最高的。
1. 亿航智能
双方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及技术开发合作,共同开发适用于亿航载人eVTOL航空器系列产品的高性能电机和电机控制器产品。
公司通过参股亿航和后者深度绑定,为亿航的EH-216S机型建设了专用的电推进系统产线,2025年将实现批量交付(此产品是国内目前唯一三证齐全的eVTOL,具有先发卡位优势)。
公司为亿航开发的新机型VT35的电推进系统已实现样机交付和验证,争取在2025年内取得相关认证。
和亿航成立合资公司云浮英航,以它为载体,深入参与亿航eVTOL总装前各工序和零部件的生产、云浮工厂的工艺优化和技术改造。
亿航智能今年和明年将进入产能大放量的阶段,公司作为核心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
2. 广汽高域
公司与高域在飞行汽车领域达成长期战略合作。
双方深度聚焦电机、控制器等关键部件,共同开展适航、生产研究,并建立质量检测与评估体系。
双方成立联合实验室,开展上述合作内容的研究与开发,并共同申请重大科研项目。
最新进展是,公司为高域开发的样机已经实现交付。
(和高域的合作值得投资者重视。
高域作为广汽旗下公司,没有选择本集团的电机,反而选了英搏尔合作,可以从侧面印证英搏尔的技术优势。)
3. 亿维特
以亿维特ET9项目作为基础,开发符合载物eVTOL的电推进系统产品,已提交样机。
4. 公司表示,进一步拓展其他低空经济领域头部客户。
公司有望借助亿航的成功案例,逐步拓展其他eVTOL客户,成为eVTOL供应链的核心Tier1。(此条属于合理推测,非现实。)
5. 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小鹏、吉利、长安均已积极布局低空领域,公司与他们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可能使客户优先选择公司作为供应商。(此条属于猜测,非现实。)
八、 剥离低效资产
公司决定聚焦主业,剥离低效资产,以85%溢价率转让子公司珠海鼎元的全部股权,顺利交割之后,可以为公司增厚利润约8800万。
九、业绩推演
1. 在eVTOL中,电驱和电源系统大约占总成本的20%,以亿航智能单架200万+计算,英搏尔的电驱电源和控制器单机价值量有不同版本(说法),但大致都处于40-60万这个区间,我们这里的计算取下限数字40万。.
2. 亿航去年交付两百多架,今年预计交付1000架。
3. 公司2024年营收24.3亿,2024-2026年预计年增长率21.12%,如此:
2025年营收(传统主业)29.43亿
2026年营收35.64亿
2027年营收43.17亿
4. 净利方面,以可转债说明书中披露的数字计算,净利率可达到8-10%之间,此处取下限8%。(行业平均净利率大约也是在7-8%之间)
那么2025-2027在传统主业上的净利大约是2.35亿、2.85亿、3.45亿。
(几个出了研报的券商对于2025年的净利预测,分别是2-2.3-2.5亿这几个档次,预测最高的是开源,给了2.8亿。)
5. 低空方面(亿航)的营收只能估算到2025年的,以1000架eV、每架价值量40万下限计算,这部分2025年营收大约为4亿,毛利不低于1亿,净利不低于6000万。
6. 叠加新融投项目的可能回报,公司2025-2027年的营收和净利大约是:
2025年营收33.43亿,净利润2.95亿(如果珠海鼎元股权转让顺利,可以另增0.88亿)
2026年营收40.64亿,净利润3.6亿
2027年营收65.37亿,净利润5.7亿
这三个数字是新能源车、新募投项目、低空的总计,低空按2025年4亿(营收)、2026年5亿、2027年6亿的保守增长计算。
十、估值范围
新能源汽车属于高端制造业,以PE估值为主,大约以盈利的30-50倍为宜。
低空经济属于0-1的新兴高端产业,以PS估值为主,大约以营收的15-20倍为宜。
在eVTOL供应链中,公司很有可能成为首批释放低空业绩的A股上市公司,具有成为板块龙头的潜质,有望得到估值溢价。
公司的估值具有动态性质,本文不做具体推荐。
除“概述”和“业绩推演”、“估值范围”,本文其余内容皆来自公司各权威渠道发布,以公司2024年报和2024可转债发行报告为主体。
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英搏尔(SZ300681)$ $卧龙电驱(SH600580)$ $宗申动力(SZ00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