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达自控,我不太愿意讲它。
但有些读者要求我分享一下我对中报的理解,我就勉为其难简单写几句。
1. 整体来说,我觉得公司目前不想股价上涨。
比如大家抱以热望的矿区机器人,明明有几款已经实际应用,公司在中报中只字不提。
2. 海图的收购虽然是在途中,可中报其实也是可以强调一下,实际上却是一字不提。
3. 中等级别的利好消息只提到3个:
晋能控股同忻矿选煤厂项目通过智能化中级标准验收。
山西焦煤集团斜沟煤矿通过智能化示范矿井建设现场验收。
与宇树科技进行供需对接活动,推动具身智能技术与传统能源产业的融合创新。
4. 其实我个人零零散散知道的利好也有一些,比如充换电覆盖的省份和用户数一直在走高,重卡换电旗舰站每天实现数百次换电,等等。
5. 营业利润减少方面,公司倒是罗列得比较清楚:
研发费用2230万元,同比增加71.26万元。
财务费用增加132.08万元。(为充换电设备的购置产生的财务成本)
政府补助减少185.95万元。
子公司利润增加,所得税比上期增加223.85万元。
6. 智慧矿山毛利率48.57%。
新能源充换电毛利率41.10%。
市政设备远程监控系统(不知道是什么,我觉得像是智慧水务和智慧水表)营收36.8万,毛利率59.89%。
自动控制相关产品(又不知道是什么,会不会是机器人?)营收731.2万,毛利率43.14%。
7. 增长良好的是第二增长曲线~新能源充换电系统,实现营收5147万,比上年同期增加40.01%,这个增速可以。
8. 智慧矿山跟去年同期营收数字相比-21.15%,综合中报内的有限信息,推测可能是省外的收入下降。公司提到了几个因素:
公司在省外投入的人力有限。
公司(省外)重点关注大型矿井的大项目,中小矿井覆盖率较低。
省外大型矿井智能化渗透率已达到一定水平,且面临煤炭行情的下行压力,煤矿企业资金支出有所收紧,智慧矿山项目有所减少。
公司对策: 调整销售策略,增加中小矿井、非煤矿山的渗透率。
看到这里我有些许无奈。
国家政策是强力推动煤矿智能化改造,但煤矿根据自身的情况暂时又无力落实。
另一方面,公司在中报中也提到,煤矿智能化长期向好态势不变。
除此之外,公司在之前的报告和其他渠道提到过,对智慧矿山项目,公司是有意识控制某些项目的投入和节奏的,原因是甲方以大型国企为主,付款周期很长,导致公司的应收账款规模较大,如果这方面项目开发得太多,对公司现金流会有冲击。
(当初开发新能源充换电系统,出发点之一也是为了对冲/改善智慧煤矿的现金流状况,毕竟客户每次充换电都有现金流入,是标准的现金机器。)
9. 终于看到了一条利好消息:
在子公司栏目,公司提到:
直接出资成立杭州科达数智,有助于增强公司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研发能力。
共同出资成立山西凌碳运输,积极拓展新能源重卡充换电业务。
10. 中报提到,公司与HW、西门子、新华三等公司在智慧矿山领域展开合作。
11. 在“承诺事项”一栏,终于看到了海图科技的名字。公司列举了一大堆关于独立性、同业竞争等等跟收购相关的承诺事项,例行文字。
12. 新进第八大流通股东何某新,这位是否牛散?我不太清楚。
本报告期内没有公私募机构进入。
创投公司山西红土有减持。
13. 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1004.96万,环比增加241.87%,势头向好。
14. 在研发项目和政府补助一栏,看到了很多各式各样的矿区相关技术…居然还有一个“新能源中重型卡车换电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政府给这项研究提供了135万补助。
结论:
个人主观看法中性,既没有什么利空,也没有多大利好。
这中报,还不如我7月20号那一版公司信息汇总来得全面。
长期主义,持久战。
$科达自控(BJ83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