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逻辑帖之十九: 超捷股份
超捷股份,国内精密结构件龙头企业,近年在传统业务提供现金流支持下,成功转型高附加值领域,包括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
2025年中报营收增长36.8%,扣非净利润增长32.84%。
一、传统业务
1. 公司主营新能源汽车高强度精密紧固件、异形连接件,单车价值量大约800元。
2. 受
新能源轻量化需求推动,公司近年新增塑料紧固件业务,技术门槛高于金属紧固件。
3. 客户资源优质,客户名单包括博世、麦格纳、法雷奥等行业巨头,终端用户为
特斯拉、
小米、
赛力斯、
蔚来、
比亚迪、
理想、
小鹏、大众、通用、
吉利、长城等整车厂。
4. 新能源汽车增长强劲,中高端紧固件有国产化需求,相关订单有向公司等头部供应商逐步集中的趋势。
5. 公司新型现代化生产基地年产能布局超15亿,可承接大批量、规模性订单,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竞争力。
6. 公司加速布局海外业务战略,汽车零部件出口成为核心增长点。
7. 随着国内重要客户重点项目和海外出口业务的逐步落地量产,公司的汽车零部件业务将保持稳定增长。
8. 2023年10月,公司曾表态该业务在三年内(到2026下半年)争取做到10-15亿元规模。
二、 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是公司的重要业务方向之一。
可以提供多种紧固件、PEEK材质产品、传感器基座及高精密机加工产品。
目前已取得包括智元机器人等部分客户的小批量正式订单。
公司计划由点到面,拓展国内外重点客户。
三、 商业航天
1.
航空航天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2. 公司定位于成为商业航天火箭箭体结构件头部企业,将航空航天业务打造为公司的第二主业。
3. 目前业务主要为商业火箭的箭体结构件制造,包括箭体大部段(壳段)、整流罩、燃料贮箱、发动机阀门等,约占火箭制造成本的25%,目前在手订单充足,已实现批量产品交付客户。
4. 航天紧固件产品亦已取得国内若干家头部客户批量订单。
5. 同时公司正在大力拓展火箭箭体阀门等业务。
6. 客户资源优质,主要客户有蓝箭航天、天兵科技、中科宇航等,涵盖国内头部的民营火箭制造公司。
7. 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已完成铆接产线建设,产能为年产10发,可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订单情况及时调整产线产能。
8. 今年下半年会根据市场情况同步建设燃料贮箱焊接产线。
9. (目前公司可做的)结构件产品单箭价值量约1000万,若加上燃料贮箱,价值量约为2500-3000万。
10. 商业航天业务进展顺利,相关订单同比增加,订单充足,目前正按照订单生产产品并交付客户,已交付产品包括壳段、整流罩等火箭箭体结构件,产能利用率较高。
11. 目前该领域星多箭少,毛利率水平较新能源汽车高。(有公司调研称毛利率约35%。)
12. 公司目前具备提供可回收火箭在内的结构件产品。
13. 在航空航天领域,公司产品主要涉及军用飞机零部件、民用飞机零部件、航天大型结构件等。
14. 目前我国的卫星组网进度偏慢,国网计划发射约一万三千颗,目前只完成规划总量的不到1%;千帆计划总量是在2030年前完成约1.5万颗,2025年底前实现648颗卫星的组网,但目前为止仅仅完成约90余颗的发射。星多箭少,成了制约卫星组网的瓶颈,后期若想加快卫星上天,火箭链必须要加速,而超捷的客户覆盖三分之二以上的民营头部火箭制造商,这是超捷股份的短中期核心逻辑。
15. 卫星是国际通用产品,
中国卫星未来有出海参与国际竞争的潜力,市场前景非常宏大。
四、 军工
公司具有军工资质,业务主要是军用飞机零部件。
五、 低空经济
公司在积极拓展包括飞行汽车等低空经济领域,已给小鹏汇天飞行汽车等客户送样。
六、 通信领域、电子电器
采用特殊加工工艺生产制造的特殊性能功能性塑料件,取代传统金属件,广泛应用于通讯基站天线、智能手机等领域。
公司产品亦可用于电子电器领域,有应用到显卡、主板等PCB电路板领域,终端客户有大金空调、
松下、夏普、
东芝等知名企业。
七、 商业航天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1. 2025《政府工作报告》将商业航天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核心领域,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
2. 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对涉及商业航天发展的卫星、运载火箭及地面、应用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以及商业航天发射场建设等在建项目,可申报国家级专项补贴,补贴比例为20%-40%。
3. 自2020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首次突破万亿之后,保持逐年增长态势,2024年达到2.4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2.8万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超20%。
4. 按照政府规划,2024-2030年将是我国低轨卫星发射的集中窗口期。
5. 以“星网星座”和“千帆计划”为代表的重大国家项目正在加速推进,计划在2030年前部署总计约2.3万颗卫星。
6. 低轨卫星组网提速的背景下,我国火箭运力、特别是面向商业发射的有效供给不足,已成为低轨卫星大规模组网的核心瓶颈,真正的破局还要依靠民用火箭充分进入市场。
7. 今年下半年,多款民营火箭即将发射,民营火箭正在逐步成为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的重要力量。
8. 火箭链处于商业航天产业链的中游,是商业航天的核心环节,火箭链的技术进步对降低发射成本至关重要。
9. 我国火箭发射和马斯克的SpaceX在成本上差别极大,核心区别在于后者的火箭是可回收的。想要在该领域胜出,必须优先解决火箭回收问题,可回收火箭必将在未来成为我国商业航天的主流。
10. 预计到2030年,中国可回收火箭的单次发射成本将降至传统火箭的20%,为卫星互联网、太空旅游、深空探测等应用提供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中国商业航天正在逐步进入“可重复使用的新时代”。
11. 2025年6月20日,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级动力系统试验任务圆满完成,超捷是蓝箭的重要核心供应商,向蓝箭提供了尾段、整流罩等核心箭体结构件产品。(有媒体总结公司产品的重要优势是兼具高强度+轻量化)
12. 国庆节前后,蓝箭很可能进行它可回收火箭的首次试射。
八、 小结
2025年是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指标性年份,也是A股商业航天元年。
几万颗卫星,这个数量惊人,相关产业链上的重点公司值得我们认真关注。
除第⑦节,其余信息皆来自公司各渠道权威发布,以2025中报和互动易、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为主,个别非公司渠道来源的信息已在文中特意标明。
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超捷股份(SZ3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