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服务器液冷之冷却油-氟化液板块核心企业分析(基于3M停产PFAS事件)
核心逻辑: 填补3M退出后的中端市场缺口,绑定宁德时代、吉利等新能源客户; 子公司统一石化获4亿元增资扩产,覆盖头部企业; 维谛(英伟达独家制冷伙伴)冷却液供应商。
技术优势: NE100碳氢合成油(国内首款通过防火认证),无PFAS风险,成本仅为氟化液50%; 壳牌天然气制合成油(GTL)专利技术。
市场空间:新能源车及数据中心温控需求爆发,中端市场替代空间显著。
核心逻辑: 欧盟REACH法规下无氟方案核心受益者,合作储能/超充客户; 英伟达唯一液冷合作伙伴,切入中东AI工厂项目。
技术优势: 有机硅冷却液(对标陶氏DOWSILICL-1000),成本较3M氟化液降低80%; 宽温域(-78℃~200℃),锂电池100%失控不起火。
市场空间:有机硅产能8.55万吨,冷却液营收占比55%,全球龙头潜力。
核心逻辑: 承接3M全球90%半导体制冷剂份额,绑定台积电、三星; 英伟达A100/H100服务器液冷系统独家供应商。
技术优势: 全氟聚醚/氢氟醚半导体认证(热导率0.07W/m·K); 全球唯二通过ASML认证,热稳定性比肩3M。
市场空间:2025年半导体冷却液缺口1.8万吨,公司产能扩张至2.2万吨。
核心逻辑: 国内最大氟化工基地,R32制冷剂配额占全国6.7%; 阿里云订单1.2亿元,适配数据中心冷板式液冷。
技术优势:氢氟醚(HFE)成本较3M低30%,清洗/冷却双功能。
市场空间:规划产能5000吨,覆盖半导体及数据中心需求。
核心逻辑: 绑定中际旭创供应光模块液冷,填补3M数据中心空白; 通过英伟达GB200认证。 技术优势: 双相浸没式氟化液DY-8900(价格仅为3M 50%); 48小时零漏液技术。
市场空间:2025年产能1万吨,光模块液冷需求加速释放。
核心逻辑:替代3M的PFA密封件市场(海外垄断80%)。
技术优势:邵武基地扩产含氟聚合物,耐腐蚀性达半导体级。
市场空间:密封件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
技术替代风险:非氟方案(如硅基、碳氢)可能进一步挤压氟化液市场;
产能扩张不及预期:部分企业扩产周期长,或面临供应链瓶颈;
客户集中依赖:如新宙邦绑定英伟达,单一客户风险需警惕;
政策变动:欧盟REACH法规或扩大PFAS限制范围。
注:数据基于3M停产事件及企业公开信息整理,投资需结合市场动态综合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