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机场(原海航基础)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期,逐步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转向聚焦机场发展及免税商业两大核心业务。数据显示,地产业务占比已从2020年的62.76%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21.50%。2025年一季度,公司机场管理业务收入占比达52.3%(5.7亿元),收购美兰空港后预计机场业务收入占比将超60%。这种转型虽然导致短期业绩承压(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4.09%),但长期有利于公司聚焦高增长潜力的核心业务。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预计2025年12月启动)将从多维度推动海南机场的业绩增长:
客流增长:封关后实施的“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监管模式,叠加离岛免税、59国免签等政策,将显著提升国际及岛际旅客吞吐量。2025年海南计划开通90条境外航线,国际旅客吞吐量目标达240万人次。
免税业务爆发:海南机场旗下的免税店面积将扩大(如三亚凤凰机场免税店从6000平方米扩至1.2万平方米),预计2025年免税租金收入增长40%至8亿元。免税业务的高毛利率(超60%)将成为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基础设施扩容:三亚凤凰机场三期改扩建项目2025年底投用后,年吞吐量将提升至3000万人次;美兰机场二期扩建后设计保障能力达3500万人次。
长期潜力:通过收购美兰空港(交易价23.39亿元),海南机场将整合岛内三大机场(海口美兰、三亚凤凰、琼海博鳌),形成年旅客吞吐量超5000万人次的区域垄断性枢纽,充分受益于自贸港政策红利。
机构预测,封关后公司估值逻辑将从“地产+机场”切换为“纯机场运营”,估值体系有望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