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多尔马根化工厂的浓烟尚未散尽,全球聚氨酯产业链的神经已被彻底点燃——30万吨TDI产能瞬间冻结,一场席卷全球的供应风暴正以每小时613元/吨的速度疯狂推涨中国市场。
科思创德国工厂因氯气断供宣布不可抗力,如同推倒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瞬间引爆了全球TDI市场的供需失衡。该工厂占据欧洲55%产能、全球9%供应,其停摆导致全球近1/10的TDI产能瞬间蒸发。中国厂商闻风而动,万华、沧州大化等龙头单日提价超600元/吨,7月累计涨幅突破2000元/吨,行业毛利率从月初的900元飙升至3100元,一场十年难遇的涨价狂潮已全面启动。
一、事件深度解析:不可抗力如何重构全球TDI格局
事故的链式冲击远超预期
科思创多马根工厂的火灾并非孤立事件——它首先摧毁了园区氯气装置(园区下游生产的基础化学品),而氯气既无法从其他工厂调拨,也无法通过外购弥补。这导致TDI工厂氯气供应完全中断,复产时间成谜。更严峻的是,该园区此前已有44.8万吨烧碱和48万吨氯气产能因事故停产,此次火灾彻底切断了产业链最后命脉。
全球供应缺口放大机制
欧洲断供:科思创该工厂年产能30万吨,占欧洲总产能55%,其停摆使欧洲TDI供应陷入瘫痪;
亚洲减产:韩国巴斯夫装置异动导致发货延迟,东南亚启动限量供应;日本三井化工永久关停7.8万吨产能(占全球5%);
国内检修:万华福建TDI装置检修、西北两套关键装置停车(合计影响117万吨产能,占全球35%)。
三重夹击下,全球超35%的TDI产能陷入停滞,短期缺口无法弥补。
价格传导机制已全面激活
市场惜售情绪达到沸点:上海科思创紧急封盘;万华化学分销价单次上调1000元/吨至13500元/吨,并计划东南亚再涨100美元/吨;北方大厂全面停止报价。华东市场价7天暴涨13%,突破14100元/吨,创18个月新高。若欧洲产能持续收缩,出口订单激增将推动价格突破15000元/吨大关。
二、核心受益标的:产能为王与涨价弹性的双重逻辑
1. 绝对龙头:万华化学(600309)
全球产能霸主地位(110万吨/年,占全球35%),在供应危机中掌握定价权。其全产业链优势(自产氯气+光气)确保生产连续性,而竞争对手饱受原料断供困扰。当前分销价13500元/吨较行业平均溢价500元,涨价周期中单吨净利增量达行业峰值。更关键的是,公司通过MDI-TDI协同调控平衡利润,在TDI暴涨时可战略性倾斜资源。
2. 弹性先锋:沧州大化(600230)
纯正TDI标的(产能16万吨),无多元化业务稀释涨价红利。凭借出口占比超40%的优势,直接对接海外高价订单(东南亚CIF价达1650美元/吨)。公司单吨成本比行业低800元,当前价格下边际利润达6200元/吨,业绩对涨价敏感度全市场最高。小市值特性(仅为万华1/20)使其成为游资攻击首选,股价单日涨停印证高弹性逻辑。
3. 隐形冠军:甘肃银光(未上市)
手握15万吨低成本产能,军工配套背景保障原料稳定供应。产品专供高端涂料及航天弹性体,价格溢价率超行业15%。若登陆资本市场,或复制沧州大化暴涨逻辑。
4. 替代逻辑:红宝丽(002165)
聚氨酯聚醚市占率15%,直接受益TDI下游制品涨价。其环氧丙烷技改项目(2025年底试产)将破解原料瓶颈,构建“PO-聚醚”一体化壁垒。在TDI暴涨周期中,聚醚价格跟涨弹性被大幅低估。
三、产业格局演变:中国掌控全球定价权的转折点
产能迁移不可逆
海外产能持续退出:陶氏关停英国硅氧烷工厂(减产14.5万吨);日本三井永久削减7.8万吨TDI产能。反观中国,2025年新增产能占全球100%(万华福建扩产、沧州大化技改),全球产能占比突破48%,出口依存度升至35%。
技术卡脖子环节突破
光气法工艺国产化率达95%(全球最高),自研非光气法(如万华气相技术)突破环保桎梏。中国TDI企业单吨能耗比欧洲低30%,在碳关税时代建立碾压性优势。
下游需求结构裂变
新能源汽车:座椅聚氨酯用量比燃油车高40%;
绿色建筑:聚氨酯保温材料渗透率突破25%;
消费升级:记忆棉床垫年复合增速超30%。
三大引擎推动TDI需求增速升至GDP的1.8倍。
四、投资策略:把握涨价周期与格局重塑的双重窗口
短期博弈涨价弹性
沧州大化:小市值+纯正标的,每涨1000元/吨增厚EPS 0.8元;
红宝丽:聚醚跟涨+环氧丙烷投产预期,存在补涨空间。
中长期锁定产能壁垒
万华化学:全球定价权+技术代差优势,周期波动中的压舱石;
出口链企业:把握欧洲产能缺口,抢占1800欧元/吨高价市场。
风险预警
复产黑天鹅:科思创若提前恢复供电,暴涨逻辑瞬间瓦解(密切关注过程控制系统修复进度);
需求坍塌: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若持续下滑,可能压制家具需求(当前同比-12%);
政策干预:反暴利税风险(参考2023年欧洲化肥政策)。
当上海科思创工厂的封盘公告贴出时,仓库管理员老张看着库存系统里最后500吨TDI的标识由绿转红——他知道,这批货的价格每小时都在刷新记录。
这场由火灾引发的供应链海啸,正在重塑全球化工权力版图。短期看,沧州大化等弹性标的将享受价格脉冲红利;中长期看,万华化学凭借技术、规模和全产业链优势,将主导全球TDI定价体系。而隐藏其后的更深层变革是——中国化工企业正从产能输出者升级为规则制定者。
随着欧洲产能不可逆收缩与国内技术迭代加速,TDI行业的“中国时代”已然到来。投资者需警惕价格高位波动,但更应关注那些手握核心工艺、绑定新兴需求、掌控全球渠道的真正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