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AI算力需求驱动的光交换技术革命正在悄然来临,传统电交换机的功耗墙和延迟瓶颈将被彻底打破。
随着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和大数据的飞速发展,全球数据流量呈指数级增长,传统数据中心网络架构面临严峻挑战。传统电交换机需要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处理,再转换回光信号传输,这种"光-电-光"转换过程存在带宽限制、功耗高、时延长和扩展性不足等问题。
光电路交换机(OCS,Optical Circuit Switch)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全光信号交换设备,通过直接在光域内完成信号路由,彻底消除了光电转换环节,实现了纳秒级延迟和功耗降低40%以上的突破性表现。
谷歌已在其TPU v4集群中大规模部署OCS技术,实测显示年省电费超1亿美元,故障切换时间压缩至毫秒级,标志着光交换技术正式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
01 行业浪潮:AI算力驱动OCS商业化加速
全球算力需求正以指数级爆发——AI大模型训练、自动驾驶实时交互、元宇宙内容渲染等场景,对数据中心的网络互联提出了"低延迟、低能耗、高带宽"的极致要求。
传统电交换机因光电转换损耗、高能耗及带宽瓶颈,已难以支撑算力集群的"全连接"需求。其单次光电转换引入10-20ns延迟,万卡集群总延迟达毫秒级,严重制约AI训练效率;光电转换模块功耗占数据中心总功耗30%以上,单颗100G光模块年耗电超10度。
OCS技术通过全光信号传输+物理路径动态重构,直接规避光电转换环节,技术优势精准匹配算力网络需求:光信号直传,单跳延迟降至1ns内(电交换机约100ns);省去DSP芯片等耗电模块,功耗较电交换机降低50%-70%;单纤支持100Tbps以上带宽,轻松实现万卡级全光互连。
2025年9月光博会将OCS列为"下一代交换技术主流方向",叠加《科创板日报》"OCS或引领光子通信新时代"的定调,行业已从"概念验证"迈向"产业落地"。
02 技术突破:光交换如何重塑通信格局
OCS的技术本质是光信号的直接路由与转发。其核心工作原理是通过光开关矩阵(如MEMS微镜阵列、液晶光开关或波导光开关)改变光信号的传输方向,将其引导至指定的输出端口,整个过程光信号始终保持光状态,无需光电转换。
目前OCS领域存在四条主要技术路径:MEMS方案通过硅基芯片上的微米级可动反射镜精确控制光束偏转,实现大规模端口扩展。此方案相对成熟,市场占比超过70%,主要是谷歌和Lumentum在采用。
数字液晶技术(DLC)利用液晶分子的电光效应通过电压控制实现光束转向。Coherent的OCS平台便基于此技术。直接光束偏转(DLBS)方案通过压电陶瓷驱动准直器位移实现光路对准。Polatis公司是该技术的领导者。光波导方案适合高密度集成应用,当前尚未大规模商用。
OCS相较于传统电交换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显著优势:省去了光电转换(约几十微秒)、数据包处理等环节,延迟降低至数十纳秒,满足AI大模型训练、高频交易等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
无需高性能电交换芯片和高功耗光电转换模块,单端口功耗仅为电交换机的1/10(如400G单端口功耗小于1W),大幅降低数据中心的电力成本。直接处理光信号,支持单波长100G/400G/800G甚至Tbps速率,且可通过波分复用(WDM)技术并行传输多个波长,总容量可达1.6Tbps以上。
03 市场前景:爆发式增长已启动
OCS技术最初主要应用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尤其是AI计算集群,如今正逐步向更广泛的领域扩展。
在AI数据中心与高性能计算领域,谷歌TPU v4集群采用OCS构建3D环面网络,将4096个TPU芯片连接成超级计算系统,相比电交换机,功耗降低40%、数据流完成时间缩短10%。在骨干网核心节点,OCS用于运营商骨干网的大容量光路调度,提升网络容量和可靠性,降低长途传输的延迟。
市场增长数据令人瞩目:根据LightCounting预测,2025年全球OCS市场规模将达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0%),2029年出货量突破5万台。QYResearch的预测更为乐观,认为全球全光交换(OCS)交换机市场规模到2031年将达到20.22亿美元,2025至2031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7.12%。
2025年7月,开放计算项目基金会(OCP)宣布成立新的光路交换(OCS)子项目,成员包括Lumentum、谷歌、微软、英伟达、Coherent、iPronics等。这一举措推动了行业生态向开放化发展,行业规范的逐步确立有望进一步赋能OCS市场增长。
04 产业链核心环节与标的分析
OCS产业链覆盖上游光学元件/组件、中游光交换机整机、下游数据中心/算力服务商三大环节。国内企业在代工、核心组件、芯片前瞻布局等领域已形成差异化优势。
上游光学元件:技术壁垒最高环节
天孚通信(300394.SZ)是光器件平台型龙头,为光模块厂商提供精密元件(如高速光引擎、透镜、隔离器等)。作为"卖水人"角色,无论哪个光模块厂出货,都可能需要它的产品。CPO技术的演进会增加对其高端器件的需求。公司提供光纤准直器、FAU阵列单元等OCS系统关键配套组件,光纤准直器市占率A股第一,是谷歌供应链的重要成员。
腾景科技(688195.SH)为谷歌OCS供应高精度光学元件(折射棱镜、准直透镜),精度达纳米级。作为Coherent核心供应商,其FAU光纤阵列精度达±1μm,市占率超20%。公司还为Coherent供应OCS光引擎核心器件,武汉子公司完成800G光引擎样品,切入Meta、微软供应链。
光库科技(300620.SZ)通过收购武汉捷普切入谷歌OCS代工链,薄膜铌酸锂调制器全球市占率41.6%。公司是谷歌OCS独家代工厂,单台代工价值9000美金。其薄膜铌酸锂调制器支持800G ZR+传输,已获英伟达、微软订单。
中游光模块与子系统:直接受益于需求爆发
中际旭创(300308.SZ)是全球光模块龙头,尤其在数通高速光模块(400G/800G/1.6T)领域市场份额领先。公司是国内外各大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厂商的核心供应商,直接为光交换机提供"引擎"。作为谷歌OCS独家代工商,2025年OCS相关营收预计突破20亿元。
新易盛(300502.SZ)是全球光模块领域的主要竞争者,技术实力和客户拓展能力强劲。在高速率光模块研发和出货上进展迅速,同样深度受益于数据中心和AI驱动下的光交换机升级需求。公司800G光模块通过英伟达认证,受益CPO与OCS协同。
德科立(688205.SH)自主研发"光子路由引擎",时延低于10微秒。公司深度参与谷歌Apollo项目,硅基OCS获海外样品订单。2024年OCS出货量超3000台,毛利率达45%,DCI光模块同步受益算力网络扩张。
下游整机与解决方案:系统集成价值凸显
光迅科技(002281.SZ)是国内唯一实现MEMS-OCS量产的厂商,192×192端口产品已通过谷歌验证。公司是华为昇腾供应链的重要合作伙伴,OCS产品线毛利率达52%。作为全球MEMS光开关核心厂商,自研OCS支持400×400端口,1.6T高速光模块技术领先,预计2025年量产。
锐捷网络(301165.SZ)是国内白盒交换机龙头,200G/400G市场份额领先。公司800G交换机预计2025年量产,与英伟达合作CPO交换机,液冷方案适配OCS散热需求。2025年H1斩获阿里云、中国移动等大额订单。
05 投资策略与风险提示
面对OCS技术的投资机遇,建议关注三大主线:技术卡位(在MEMS微镜、光学元件等核心环节实现技术突破)、量产进度(2025年产能落地且客户明确的公司)和生态绑定(与谷歌、英伟达等巨头深度合作的企业)。
当前OCS板块整体估值处于合理区间,机构重仓的龙头公司如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享有估值溢价。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如腾景科技(光学元件)、德科立(光子路由引擎)等技术壁垒明确。
风险提示:投资者需警惕技术路线不确定性(MEMS、DLC、DLBS等多路线并存,主流方案未定型)、量产进度风险(部分公司OCS业务仍处于研发、送样或小批量阶段,尚未贡献显著收入)和客户集中度风险(头部客户如谷歌、英伟达的需求至关重要,但过度依赖单一客户也可能带来风险)。
市场热情高涨,部分概念股估值已不低,需仔细甄别真正具有技术壁垒和业绩兑现能力的公司。
OCS技术的兴起并非偶然,它是数据洪流与算力渴求下的必然产物。谷歌、微软、英伟达等全球科技巨头的积极部署和生态构建,以及国内"东数西算"工程对绿色高效算力基础设施的推动,共同为OCS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随着开放计算项目(OCP)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OCS有望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专用技术,逐步走向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为整个数字世界提供更强大、高效、绿色的连接基础。
对于投资者而言,OCS赛道是一个典型的"长坡厚雪"的领域,需要关注技术量产进度、订单落地情况以及公司的核心技术壁垒。避免纯概念炒作,聚焦那些真正能与行业巨头共同成长、分享千亿市场红利的优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