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正义背后,是产业博弈的实质。中国监管部门对高通的立案调查,正在为国内芯片产业链打开关键发展窗口。
10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宣布依法对高通公司立案调查,原因是其收购以色列汽车芯片公司Autotalks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受此消息影响,高通股价盘前快速跳水,跌幅超过3%。此次调查针对的是高通在收购程序上的违法行为,无论该项收购最终是否会产生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未依法申报”本身已经构成独立的违法行为。
01 事件深度解析:反垄断调查背后的产业博弈
此次立案调查直指高通收购以色列Autotalks公司的程序违规问题。根据中国《反垄断法》,达到国务院规定申报标准的并购交易,必须事先向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者不得实施集中。
Autotalks是一家专注于V2X(车联网)通信技术的以色列芯片公司,而高通与Autotalks在中国区的业务规模很可能已经触发了申报条件。
这不是高通第一次在中国面临反垄断挑战。2015年,中国发改委就因高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对其处以60.88亿元人民币罚款。2021年,高通收购瑞典Veoneer公司时也受到中国监管机构的严格审查,最终高通放弃了该部分收购。
V2X技术是车路协同和智能驾驶发展的关键技术。高通如果成功收购Autotalks,将进一步加强其在智能网联汽车芯片领域的市场地位。中国监管部门的介入,可能延缓或限制此次收购,为国内V2X芯片企业提供发展窗口期。
02 国产芯片替代迎来黄金机遇
高通作为全球芯片巨头,业务涵盖手机SoC、汽车芯片、物联网芯片和射频前端等多个领域。中国是高通全球最大、最重要的市场,近年来高通来自中国(包括大陆和香港)的营收占其总营收的60%以上。
在手机芯片领域,高通与中国产业链深度绑定,几乎所有主流中国手机厂商都是其客户。在汽车芯片领域,高通也在不断扩大其市场影响力。
本次调查将进一步强化国产芯片替代预期:
汽车V2X芯片:调查可能延缓或限制高通在V2X领域的整合,为国内企业提供发展窗口;
手机SoC芯片:华为麒麟、紫光展锐等国产芯片厂商可能获得更多市场空间;
物联网芯片:国产物联网芯片厂商有望在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加速替代;
射频前端芯片:国内企业正在射频前端领域逐步突破国外垄断。
03 A股投资主线与核心标的
主线一:V2X车联网芯片
卓胜微(300782):公司在射频前端领域已有深厚积累,正在拓展汽车电子应用。其射频产品有望进入车规级市场,受益于国产汽车芯片替代趋势。
北京君正(300223):通过收购北京矽成,公司已形成车载存储+车载模拟芯片的布局,在汽车电子领域具有先发优势。V2X产业发展将带动其相关芯片需求。
四维图新(002405):公司不仅是高精度地图龙头,还通过杰发科技布局汽车电子芯片业务,具备V2X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有望直接受益于高通受调查带来的市场空间。
主线二:手机SoC及相关芯片
紫光国微(002049):公司为国内领先的芯片设计企业,在SIM卡芯片、射频芯片等领域市场地位稳固,未来有望向更广泛的物联网和移动终端领域扩展。
韦尔股份(603501):旗下豪威科技在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地位领先,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和汽车领域。高通若受制裁,可能影响其与高通的部分合作关系,但同时也为豪威带来更多与国内手机厂商合作的机会。
主线三:物联网与射频芯片
兆易创新(603986):在存储芯片和MCU领域优势明显,产品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汽车电子等领域。国产替代趋势下,公司32位MCU产品有望加速替代国外厂商份额。
澜起科技(688008):作为内存接口芯片龙头,公司在服务器和高性能计算领域技术领先。数字经济发展带动算力需求增长,公司产品市场空间广阔。
04 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
核心投资逻辑主要基于三个方面:一是反垄断调查可能延缓高通在特定领域的技术整合,为国内企业提供发展窗口;二是国产替代趋势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下进一步加强;三是中国在芯片领域的自主可控战略不会改变,政策支持力度持续。
需要注意的风险因素包括:调查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对市场影响有限;全球芯片产业链分工合作仍是主流,完全脱钩不现实;国内芯片企业在技术积累上与高通等国际巨头仍有差距。
随着中美科技竞争常态化,中国加强海外科技巨头反垄断监管将成为常态。此次调查短期可能影响市场情绪,但长期看将加速国内芯片产业链的成熟与发展。
对于投资者而言,芯片国产替代不是短期主题,而是未来五到十年的确定性趋势。在V2X、手机SoC、物联网芯片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的公司,将占据全球半导体市场新一轮竞争的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