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银行,差银行

用户头像
夏至1987
 · 山西  

对比一下好银行,差银行。

说说银行股,说回我们的老本行。

[呲牙]

有的人会一直买好银行,相信好学生一直是好学生,长期持股,坚定持股。

有的人会选择差银行,赌困境反转,认为差银行虽然基本面不优秀,但是估值很低,他们认为行业是同质化的。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

长期投资的实践下来,我认为第一种思路大概率占优。

过去一年的股价表现,可能是后一种思路占优,但拉长时间线来看,其实不持久。

[衰]

一定要意识到,银行是风险后置的行业。

什么意思呢?

银行先放贷,然后才开始风险暴露,坏账是在放贷后的一年,甚至两年以后才逐渐出现的。

这个特点决定了,投资银行,必须把控制风险放在首位。

盈利能力差的,不能投,资产质量差的,不能投。

其实看过我文字内容的朋友,仔细阅读过的都知道,盈利能力和我们常说的资产质量,它是共生关系。

就是我提出的,利润就是拨备,拨备也是利润。

类似“真实ROE”,我能经常发明点儿这种新鲜的概念,是因为我真的去理解行业,去看行业的本质。

有些银行,它PB很低,看起来估值不高,但是它的盈利能力差,ROE低,拨备不厚,这种的,我建议大家直接回避。

我们没必要主动去承担风险啊。

[滴汗]

根据PB-ROE的估值框架,有些银行,它就是不配高PB,有些银行报表ROE低,或者我定义的真实ROE,太低了,你都不赚钱,不能用净资产赚更多的钱,不能给我们股东创造财富,那我凭什么给你的净资产更高的出价呢,对不对?

另一点要意识到的是,差银行,其实是好银行的安全垫。

[呲牙]

好银行的基本面转差,那可能是全行业都在变差,这个时候风险首先会体现在差银行上。

因为好银行,它的盈利能力是行业第一的,比如杭州银行,还有很厚的拨备可以释放,可以有缓冲,再不济,它的报表ROE不会很快掉下来。

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差的银行,因为宏观不太好,整个经济的基本面还是不太行,那息差和资产质量可能都会有压力,这个时候风险首先体现在差银行上。

差银行的报表ROE本来就不高,拨备也不厚,全行业转差的时候,真的很容易变得不赚钱,甚至亏损,那我们股民不就更容易亏钱吗?

而且你要想明白,好银行之所以是好银行,差银行之所以是差银行,本质上是他们的客户基础,客群质量决定的。

好银行面对的客户,整体质量就是比差银行更好,好银行放贷面向的企业,就是更牛,更优质。

赌差银行变得更好,困境反转,实际就是在赌差银行面对的客户,那些“垃圾”客户,突然就都变成了优质客户,这个概率其实不大的。

你可以赌赢几次,但一旦赌输了一次,之前赢的那些东西可能就都输掉了。

[吐血]

这种状态,患得患失的状态,其实买差银行的朋友心里是门儿清的,最近他们不断地强调,自己的差银行,又涨了好多。

有的时候就是一种禀赋效应。

什么意思?一个东西你本来对它是无感的,只是因为你买了它,拥有了它,那就更容易把它想象成是一个极好的东西,不允许别人说它一点儿坏话。

如果自己持有的东西,被证明是不好的,那侧面说明自己可能有点儿傻X,这种感觉是很难受的。

不过我觉得咱们股民,还是要理性客观一点,这个有利于增厚长期的投资收益。

我也有禀赋效应,我也承认,我也每天在反思,常思常省。

日三省吾身,这个理念还是挺牛X的。

[呲牙]

最后再谈谈股价。

我倒是觉得股价这个玩意儿是最没有讨论价值的,最没有营养的,但是确实是大多数股民最关心的。

搞得我也要经常去谈股价,谈价格和价值的关系,给朋友们做免费的心理按摩。

就比如最近很多银行,股价一直跌,即使是优质银行,跌得心里发慌,怎么办?

没办法,凉拌。

一个是在心理上与价格做剥离,就一直看价值,一直想象,个位数市盈率,破净的股,长期持有一定不会亏,长期持有一定能赚大钱。

一个是继续用我给的估值模型,反复地计算预期的“年化投资回报率”,看看持有的银行,未来具体能帮自己赚多少钱,是百分之12,还是百分之13、15,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这是不是一种自我安慰呢?

一定程度上是的。

[呲牙]

但是这种自我安慰,自我暗示,是正向的,是积极的。

强如巴菲特,嗅觉那么敏锐,分析能力那么强,说不定还能拿到点儿公司内目信息的(大概率),他也有投资业绩表现不好的时候啊,那些时间段,他不也一直在用这些话术和理论做自我安慰吗?

人性都是共通的,这没什么丢人。

今晚所有银行更新半年报,再做一个大排行。

《银行股价值排行榜(第22期)》。

期待一下,又到了检验所有银行业绩和成色的时候了!

关注我,分享更多投资干货!

@@今日话题

$杭州银行(SH600926)$ $齐鲁银行(SH601665)$ $成都银行(SH601838)$

#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