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分享(利尔化学)

用户头像
研报平权
 · 上海  

利尔化学(002258):草铵膦和氯代吡啶类除草剂领先企业 工艺技术构筑核心护城河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9-30

投资要点:

公司是全球草铵膦/精草铵膦和氯代吡啶类除草剂领先企业,布局七大生产基地。公司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氯代吡啶类农药原药和制剂的生产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毕克草、毒莠定、氟草烟、绿草定等,其中毕克草与毒莠定市占率达70%左右;同时公司草铵膦、精草铵膦国内规模领先,工艺技术持续迭代,成本优势显著。公司通过外伸内延布局7 大生产基地,包括绵阳、广安、南通、岳阳、鹤壁、荆州、津市等,打造一体化产业链,构筑核心竞争优势。2025 年随着行业筑底回暖,公司业绩显著修复,25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07 亿元,同比增长35.36%,实现归母净利润2.71 亿元,同比增长191.21%。

全球去库存卓有成效,行业周期触底回升,新一轮整合下“强者恒强”。23-24 年农药市场采购需求疲软,去库存成为行业主旋律。25 年以来全球市场及企业库存均回归至22 年之前正常乃至低位水平。产品价格方面,多数品种已跌无可跌,部分品种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行情,行业触底回暖信号明确。我们预计25 年市场将从“去库存”转入“去产能”阶段,行业将经历一定时期的优化整合,具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以及拥有市场渠道和品牌知名度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主导者将会越来越强,市场份额及影响力将持续提升。

草铵膦需求持续增长,价格底部性价比优势凸显:我们认为草铵膦未来的需求增量可能主要源于三方面:1)相关抗性转基因作物的持续渗透;2)百草枯禁用带来的替代空间;3)草甘膦等复配制剂带来的需求增长。根据百川资讯数据,截至2025 年9 月28 日,草铵膦报价4.45 万元/吨,处在历史最底部盘整,其性价比持续凸显。据中农纵横数据及预测,2021 年全球草铵膦需求量为4.5 万吨左右,2015-2021 年平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8.5%, 25年需求量有望达到10 万吨。公司现有草铵膦产能1.84 万吨,规划产能1 万吨,工艺方面突破了关键中间体MDP 的生产技术,且工艺技术持续改进优化,成本优势明显。

L-草铵膦是公司未来发展重点,产品有望成为除草剂领域新王者:根据公司环评数据披露,实际运用过程中 L-草铵膦铵盐的除草效果为普通草铵膦的1.8 倍;根据百川资讯数据,截至2025 年9 月28 日,L-草铵膦价格5.65 万元/吨,草铵膦价格4.45 万元/吨,即L-草铵膦价格为普通草铵膦1.3 倍不到。随普草价格下滑、精草工艺成本优化,L-草铵膦价格持续下降,性价比优势下推广进程将加速,未来有望成为除草剂领域新王者。公司现有L-草铵膦产能33000 吨(湖南利尔20000 吨、广安基地13000 吨),产销量行业领先。

持续巩固氯代吡啶领先地位,积极开发布局新产品打开未来增量空间。公司是全球范围内继美国陶氏益农之后最先全面掌握氰基吡啶氯化工业化关键技术的企业,目前是国内最大的氯代吡啶类除草剂系列农药产品研发及生产企业。近年来,公司通过内延外伸布局上游中间体与关键原材料,不断巩固氯代吡啶类除草剂优势地位。同时公司持续布局新产品开发,规划了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噻菌灵、烟嘧磺隆、唑啉草酯、炔草酯等多款产品,打开公司远期成长空间。

投资分析意见: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氯代吡啶类和草铵膦/精草铵膦生产企业,氯代吡啶类产品行业集中度高,随着行业去库存完成采购需求恢复,产品价格及公司盈利能力触底回升;随着草铵膦/精草铵膦价格下滑,其性价比持续凸显,市场需求快速扩大,尤其随着精草铵膦全球登记证的陆续获批,有望成为除草剂领域新王者。预计公司2025-2027 年的归母净利润为4.95、6.42、8.03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 为21、16、13X,可比公司扬农化工利民股份润丰股份新安股份2025 年平均PE 为24X。根据Wind 数据统计,公司9 月29 日PB 估值为1.30X,处于自2022 年9 月29 日至今三年61%分位数,可比公司扬农化工、利民股份、润丰股份、新安股份平均分位数为71%,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产品价格持续下行;2)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3)新项目进展不及预期;4)全球贸易摩擦的风险;5)环保、安全生产风险。

#研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