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高回调25%,出门问问是否有投资价值?

用户头像
冬末最末
 · 广东  

$出门问问(02438)$ 本周5个交易日,从0.4港元涨至1.03港元,创短期最高涨幅157.5%,并在周五短期新高后,日内回调25%,相信这个波动在不久之后很快会成为AI投资圈茶余饭后的一大话题。作为投资者,显然不能只看热闹,更现实的问题是,具体的投资决策。

本人作为电子产品发烧友,也是李志飞博士回国后第一款可穿戴智能硬件(TicWatch 2015)的用户,对李志飞博士的创业历程关注了超过10年。这位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前Google人工智能科学家(Google翻译的核心研发者之一),回国初期就很快获得了红杉、真格、IDG、Google等知名机构的投资,随后开发的首款智能手表就是我上面提到的Ticwatch,并基于Android wear深度定制开发了自己的可穿戴设备操作系统Ticwear(该系统还作为了Google首款Android Wear公版设备Moto 360在华特供版的OS)。

2017年3月13日,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出门问问为了企业资本运作而重新梳理出的新主体公司(当前上市公司主体)成立。出门问问正式启动资本化进程。并在2020年业务层面开始关注到大模型的发展开始投入相关技术研发,推出了一系列文字、语音相关的多模态底层技术和产品。但相比Ticwatch时期的闪耀,这个阶段有些泯然众人,并在随后的大模型内卷式大战中略显疲态(这也成为了一个重大的战略隐患)。

2024年4月,出门问问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2438.HK),成为港股“AIGC第一股”,并在24年的年报中表现出非常高速的增长,实现了1000万注册用户和100万付费用户,以及3.9亿营收的业务规模。然而随着千模大战和“AI六小虎”的名头打响,出门问问多年来在多模态大模型基模中的投入备受投资人质疑,接连被早期投资人Google、红杉清仓式减持,股价一度跌去93.2%(IPO 3.8港元->0.26港元ATL)。

2025年1月20日,DeepSeek R1正式发布,千模大战戛然而止,包括六小虎的“惨败”也给了出门问问一次消除战略伏笔和战略重生的机会。随后李志飞博士重新开启了他曾深耕十年的智能硬件赛道,在短短几个月内通过Follow海外百万销量的爆品Plaud,并基于自身的技术积累和硬件产品研发经验,快速推出了Ticnote硬件(起售价999元人民币),并在1个月内实现1万台的销量。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出门问问还是那个有实力问鼎全球智能设备巅峰的企业,接下来产品的出圈用户口碑重新快速积累,随之而来的也就是本周内的股价大幅回升。

那么,回到本文最初的问题,作为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今天截至收盘的出门问问?与其猜测股价是否是过山车一轮游行情,不如将问题简化为,“在AI浪潮初起的今天,一家有着1000万注册用户,100万付费用户,10多年AI软硬件一体化开发拓荒经验,有能力在3个月内差异化竞争全球任意一款AI爆品硬件的,港交所上市的AI科技公司的合理估值是多少?”以Ticnode的竞品Plaud为例,其目前业界公认的估值约为20亿美元。符合美国普遍对于AI硬件科技公司给到20-30倍PS估值的行业现状。如果简单粗暴的套用公式,可以得出3.9亿年营收的出门问问,乐观估计合理市值在78亿港元-117亿港元(建立在Ticnote持续爆款销售势头上),考虑到重要的假设还未成立,在此乐观估计的基础上增加0.3倍的折现系数,当下合理市值在23.4亿港元-35.1亿港元。那么截至今天(2025年8月1日)收盘时的总市值12亿港元,应该如何决策,应该是一个不难的问题。

恰好周末休市,建议所有对AIGC及AI硬件感兴趣的投资者朋友都去充分调研一下Ticnote的各种测评,以及体验一下Ticnote产品,我们,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