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富联(SH601138)$
最近发现工业富联财报数据的一个规律,就是归母净利润呈现“季度环比递增但跨年一季度骤降”的规律
问了下元宝,本质是电子制造服务(EMS)行业的季节性特征、客户采购节奏及成本确认周期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是具体原因分析:
一、行业特性:电子制造服务的季节性波动
电子制造服务(EMS)行业受下游科技巨头产品发布周期影响显著:
- 四季度为生产高峰:苹果、英伟达等核心客户通常在9-11月发布新品(如iPhone、AI服务器),代工厂需提前备货,导致Q3-Q4产能满载。例如:
- 2024Q4工业富联服务器出货量激增,AI服务器营收占比达48%;
- 2025Q2因英伟达H200芯片量产,AI服务器订单环比增长50%。
- 一季度进入淡季:新品发布后需求回落,叠加春节假期(中国工厂停工)、客户库存调整,导致Q1订单量锐减。2025Q1营收环比下降7.15%,净利润环比降35.23%。
📦 二、客户采购节奏:科技巨头的资本开支周期
科技巨头的资本开支呈现“前低后高”特征,直接影响代工厂订单分配:
1. 云服务商(CSP)预算释放节奏:
- 微软、亚马逊等通常在Q2-Q3确定全年资本开支计划,工业富联Q2起AI服务器订单放量(2025Q2营收同比增长超50%);
- Q1为预算规划期,采购量较少。
2. 消费电子客户新品备货周期:
- 苹果供应链Q2启动备货(秋季发布会),Q3达到峰值,Q4维持高位;
- Q1仅需维持基础产能,如2025Q1苹果相关业务收入增速仅12%(远低于AI服务器)。
💰 三、成本与费用确认:季度间不均衡
固定成本前置与费用集中计提加剧了一季度利润收缩:
- 研发与折旧费用前置:企业年初集中投入技术升级(如AI服务器液冷技术、800G交换机研发),2025Q1研发费用22.48亿元,管理费用14.97亿元,均高于季节性均值。
- 年终奖金及汇兑损失:
- Q1需支付年终奖(计入管理费用),2025Q1管理费用同比增24.04%;
- 人民币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2024Q3因汇兑损失侵蚀利润),2025Q1财务费用5.69亿元(同比增332.95%)。
🌐 四、供应链备货与库存周转
“淡季备货、旺季交付” 模式影响现金流和利润确认:
- Q1淡季备货:为Q2-Q4生产储备原材料,2025Q1存货达1199.77亿元(同比+40.7%),占用大量现金;
- Q4集中交付:客户验收后确认收入,但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延长至95天(2025Q1),现金流滞后于利润增长。
📊 五、数据验证:工业富联季度利润波动表
时间段 归母净利润(亿元) 环比变化 核心驱动因素与外部影响
2024Q3 64.02 +40.57% AI服务器放量(营收同比+228%)
2024Q4(预估) ≈79.85 +24.7% 英伟达H100服务器交付高峰
2025Q1 52.31 -34.5% 淡季产能闲置+研发费用前置
2025Q2(预告) 68.27(中值) +30.5% AI服务器营收同比+60%
💡 注:2024Q4净利润按全年232.16亿元减去前三季151.41亿元估算为80.75亿元,此处取均值简化。
🔍 六、对比行业:季节性波动的普遍性
工业富联的利润波动在EMS行业中具有代表性:
- 鸿海精密(母公司):历年Q1净利润环比降幅约25%-30%(如2024Q1环比-28%);
- 立讯精密:2025Q1净利润环比下降22%(消费电子淡季影响)。
本质矛盾:代工厂的固定成本刚性(设备折旧、人力)与订单弹性(客户需求波动)之间的矛盾,导致淡季产能利用率下滑时单位成本上升、利润承压。
💎 总结:规律成因与应对策略
工业富联的季度利润规律是 “行业特性+客户周期+成本结构” 的必然结果:
1. 季节性需求差异:科技巨头新品发布和资本开支集中于下半年;
2. 成本前置效应:Q1研发、奖金、汇兑损失集中发生;
3. 供应链备货节奏:Q1囤积原材料导致现金流紧张,拖累短期利润。
企业应对策略:
- 拓展高增长业务(如AI服务器、液冷技术)平滑波动;
- 优化全球产能布局(如越南工厂)降低春节停工影响;
- 推动工业互联网业务(如灯塔工厂)提升非周期性收入占比。
未来若AI服务器和800G交换机需求持续高增(2025年增速预计超40%),工业富联的季度利润波动幅度有望收窄,但跨季度的“波浪式增长”模式仍将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