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追了一个剧,《以法的名义》,情节还挺抓人的。除了最后一集烂得一塌糊涂之外,张译的表演也有点过头,总的来说还是值得一看。
设身处地,在一个拥有权力的位置上,要想数十年漫长的岁月里,保得一个一尘不染的清白之身,真是小概率事件。
自己的朋友或者说认识的人当中,有三、两个身居高位的幸运儿,也有四、五个早已身陷囹圄。不是哪一个天生贪婪,另一个又天生廉洁,其实是命运使然。要想远离风险,职业的选择就十分关键了,千万不要贪恋一时的荣耀。在这个问题上,两千多年前的庄子早已看得明明白白。
现代社会的读书人相比于过去几千年的先祖们,已经十分幸运了,因为除了做官,还有很多其他的路可以选择。
而价值投资就是这样一条干净、明彻的道路,但没有人生丰富的阅历,做投资其实也是很难的。
以上闲聊,下面回到投资主题。
*
高频的本地服务有效带动了淘宝的整体生态活力,形成了协同效应;这种协同不仅带来了直接的业务增长,还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
1、流量与用户增长
淘宝闪购为阿里健康带来显著流量增长;从而吸引更多用户,拓展市场份额。
2、服务与体验优化
饿了么买药联合淘宝闪购推出“28分钟达”医药即时配送服务,订单量年增长率超150%。极大提升了应急用药场景的用户体验,增强了用户粘性和平台竞争力。
在医保线上支付试点城市,阿里健康联合饿了么推出“医保闪付”功能,用户可通过支付宝在线刷医保购药。降低了用户支付门槛,提升了订单转化率。
3、供应链与运营效率
大润发通过闪购实现“线上线下同价”,线下门店30%的订单来自线上,库存共享使滞销率降低18%。库存共享也提升了阿里健康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4、技术赋能与创新
基于大模型的“医鹿智脑”已在2000+基层医疗机构商用,AI辅助问诊系统可提升医生接诊效率30%以上,从而强化了阿里健康在医疗数字化服务方面的能力。
区块链技术在闪购药品配送场景中应用,实现医疗数据密文流转与全程可追溯。增强了药品真伪追溯能力,解决了用户对“假药”的信任痛点。
5、上述协同效应,最终会体现在阿里健康的财务表现和业务增长上:
收入增长与盈利改善:更高效的流量获取、更便捷的支付方式(如医保在线支付)、更优质的服务体验(如28分钟达)都会刺激交易额(GMV)和收入的增长。同时,运营效率的提升(如库存优化)也有助于控制成本,改善盈利能力。阿里健康在2024财年半年度利润同比增长172.2%,2025财年中期净利润同比增长72.8%,这些都反映了其盈利能力的提升。
巩固龙头地位:这种生态协同构建了较高的竞争壁垒,使得阿里健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面对京东健康、美团买药等对手)能保持优势。阿里健康已成为国内年活跃用户数最高、年度商品交易总额最大的线上B2C医疗健康品零售平台之一。
未来增长潜力:与阿里系生态的深度融合为阿里健康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例如,阿里健康获得了阿里妈妈医疗健康类目的独家营销审核权及附属权利,这为其带来了可观的营销服务费收入,并使其收入结构从“自营+平台佣金”转变为“自营+平台佣金+营销服务”的多轮驱动模式。
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作为互联网医疗领域的两大巨头,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各有攻守。阿里健康在生态协同和支付创新上有其优势,而京东健康则在物流效率和用户深度运营上表现突出。
用户是一切业务的基础。“医”和“药”的结合,以及技术赋能,是提升服务价值和用户粘性的核心。
阿里健康:背靠阿里生态体系,拥有淘宝、天猫、支付宝、淘特、饿了么、夸克等多个重要的流量入口。得益于阿里生态的导流,其年度活跃用户总量非常庞大(天猫健康平台年度活跃用户近3亿)。如何将这些流量高效转化为医药健康的忠实用户,是其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京东健康:主要依托京东主站的流量支持。其用户复购率和客单价相对更高,表明其用户粘性和转化效率可能更优。虽然年活跃用户数(近1.69亿)略低于阿里健康总量,但其用户复购率和客单价更高,表明其用户粘性和质量可能更好。
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竞争力并不会出现简单的“此消彼长”。在这个巨大的市场里,他们大概率是长期的竞争者与共同进步的伙伴。
总的来说,阿里系高频本地服务(如淘宝闪购、饿了么)与淘宝生态的协同,确实为阿里健康带来了流量增长、服务体验优化、运营效率提升和技术赋能等多方面的良性影响。这些影响正在并预计将持续助推阿里健康的业绩增长和盈利能力改善,同时也巩固了其行业龙头地位并为未来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