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曹操出行】出行魔咒

用户头像
A港美鉴赏家
 · 广东  

快狗打车首日暴跌22%、嘀嗒出行破发22.5%、如祺出行首日微跌3.14%……港股出行魔咒,就问你怕不怕!

一、网约车企业的“上市魔咒”:首日涨跌背后的行业困局

港股网约车企业的上市表现,堪称一部“资本市场的悲喜剧”。

快狗打车:同城货运第一股的“高开低走”
2022年6月,快狗打车以“同城货运第一股”身份登陆港交所,发行价21.5港元,首日股价一度涨至23.15港元,但午后迅速跳水,最终收跌22.23%。其招股书显示,2018-2021年累计亏损近28亿元,市占率仅3.2%。快狗打车的暴跌,暴露了港股市场对“烧钱换规模”模式的厌恶——即便背靠阿里系,若无法证明盈利路径,资本终将用脚投票。

嘀嗒出行:顺风车龙头的“破发魔咒”
2024年6月,嘀嗒出行以“共享出行第一股”身份上市,发行价6港元,首日暴跌22.5%。尽管嘀嗒已连续五年盈利,但2023年净利润仅3亿元,且高度依赖顺风车业务(占比超90%)。市场担忧其天花板过低,且滴滴、高德等巨头的跨界竞争可能随时吞噬其市场份额。

如祺出行:Robotaxi概念的“首日微跌”
2024年7月,如祺出行以“自动驾驶运营科技第一股”身份上市,发行价35港元,首日微跌3.14%。其招股书显示,2023年市占率仅4.8%,且Robotaxi商业化仍需3-5年。尽管广汽集团小马智行等基石投资者站台,但市场对“讲故事”的耐心已大幅下降。

二、曹操出行的“基本面困局”:市占率低、债务高、合规难

曹操出行的招股书,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网约车第二梯队企业的共性难题:

市占率低,盈利艰难
按GTV计算,曹操出行2024年市占率仅5.4%,远低于滴滴的70.4%。尽管其通过定制车模式将车辆TCO降低32%-40%,但2024年仍亏损12亿元。更严峻的是,其85.4%的订单依赖高德、美团等聚合平台,且聚合平台佣金比率逐年上升。这种“寄生模式”让公司极易受平台政策变化影响。

债务高企,流动性风险
截至2024年底,曹操出行长短期债务合计72亿元,流动负债净额81亿元,而经营现金流仅2.36亿元。若未来无法实现盈利或融资受阻,公司可能面临流动性危机。

合规问题悬而未决
2024年,曹操出行旗下40,891辆活跃车辆未取得运输证,占活跃车辆总数的8.7%;50,054名活跃司机未取得网约车驾驶员证,占活跃司机总数的10.7%。尽管比例逐年下降,但无证司机的绝对数量从2022年开始逐渐增加,到2024年达到了5万。若监管政策收紧,公司可能面临巨额罚款或业务停摆。

三、“套路回拨”

曹操出行的保荐人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历史上多次参与港股IPO的“套路回拨”。就算曹操出行复制这一模式,散户中签概率也低。

四、结语:谨慎申购

快狗打车嘀嗒出行如祺出行等同行上市后表现不佳的背景下,曹操出行能否打破"打车企业上市必破发"的魔咒?恐怕难言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