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今天CXO大涨的原因——猴价重回10万?

用户头像
创新药ETF沪港深
 · 上海  

9月10日,CXO板块拉升,“猴茅”昭衍新药早盘一度涨停,$创新药ETF沪港深(SZ159622)$ 振幅近2.6%,成份股分化,CXO普涨,凯莱英康龙化成涨超3%,药明合联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涨超1%;部分创新药回调,百利天恒恩华药业康方生物科伦药业跌超3%,科伦博泰生物人福医药等跌超2%。

消息面上,两则中标公告引发了市场对于CXO的热情。近期,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食蟹猴采购项目8月中标公告显示,50只猴中标价为460万元,单价为9.2万元。此外,中科院实验用猴采购项目也发布公告,9只食蟹猴中标价为83.7万元,单价为9.3万元。而市场反馈显示,部分企业采购价甚至高达16万元/只。这些数据都指向一件事——实验猴的市场均价又快回到10万大关了,虽然不及巅峰期的20万+一只,但相较于过去两年5-8万的单价还是有很可观的涨幅的。

猴价,可以说是创新药行业的晴雨表之一,也是CXO行业景气度的一个体现。

目前,大多数新药,在临床前阶段,都要在猴子身上做实验。根据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指导原则,新药上市前必须通过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以验证药物对人体的潜在风险,因食蟹猴、恒河猴等非人灵长类动物,因基因与人类相似度超93%,成为复杂药物实验的普遍选择。其中,大分子药(生物药):单抗、疫苗、细胞治疗等药物,因作用机制依赖特异性蛋白结合或免疫反应,仅能通过灵长类动物验证安全性,几乎100%需要实验猴参与;而小分子化学药约20%-30%需借助实验猴开展代谢毒性试验,尤其针对中枢神经、心血管系统的药物,需通过灵长类模型观察长期副作用。

从数量上来说,一款新药的毒理实验需要约40只猴子,代谢实验还得再加20只——也就是说,每款新药至少需要60只猴子上岗

猴价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猴子供给一般来说比较稳定,因为一个猴子从出生到成熟需要4年,加上怀孕半年、哺乳半年,再到能用于实验的2-3岁,整个周期长达6-7年。而母猴一年最多生一胎,且随着年龄增长,生育能力还会下降。因此,决定猴价的,更多是需求端——也就是新药研发。例如,国内实验猴每年的需求量从2015年的1万多只涨到2024年的4万只左右,对应的就是中国创新药研发的热潮,在这个过程中,猴价水涨船高。

CXO企业(尤其是那些做临床前的CRO ——手握猴群,既做实验服务,又卖猴资源),为了更好的掌握研发和议价的主动权,一度一边承接药企的实验订单,一边收购猴场,昭衍新药药明康德、康龙化成都是入局者。

今年,中国创新药板块爆发。据医药魔方,2025年上半年,全球医药交易数量达456笔,同比增长32%;首付款总额达118亿美元,同比激增136%;交易总金额高达1304亿美元,同比增长58%。全球交易数量与金额均呈现显著上升态势。其中,涉及中国的交易贡献了近50%的总金额和超过30%的交易数量。无论交易金额和总数,中国企业在全球创新药中价值得到进一步认可

往后看,到2030年,将有近200种药物失去专利保护,其中包括至少69种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的重量级药物。这些专利悬崖对跨国药企的业绩冲击很大,预计累计损失销售额会超过3000亿美元。因此,跨国药企今年疯狂在中国创新药领域砸钱买管线,为的是预先屯好未来的明星管线——因此,中国创新药产业链的景气度高涨,且具备中长期的逻辑

小小一只猴,价格重拾涨势,也映射出中国创新药产业的欣欣向荣。

有创新药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创新药当前的爆发阶段可类比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的时段,体现在三个方面:1)中国的创新药已经进入收获期,从国道迈入了高速公路阶段;2)在全球创新药领域,中国与美国的并跑态势已经得到确认,中国创新药研发超越美国的趋势信号已经明显开始显现;3)龙头财报的扭亏为盈,中国创新药企已发生根本性转折。

创新药行情还能走多久?

除了降息以外,9-10月有重磅海外医药会议的催化(世界肺癌大会WCLC、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10月、11月有医保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后续炒作的空间和题材还是很充足的。往后看,一方面,国内创新药潜在重点临床数据催化密集,伴随学术会议召开有望陆续读出。另一方面,预期BD资金和二级热度上涨将反哺国内新药研发需求起量以及一级创新药项目融资活跃度提升,内需CXO有望受益。宏观层面,美元加息周期对新药投融资造成的压力逐步缓解,与之强相关的海外新药前端研发需求开始回暖,相关公司订单改善趋势延续,业绩确定性较强。创新药主线和左侧板块困境反转依然是2025年医药板块的最大投资机会。

看好创新药板块的投资者可借道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一键布局50只头部沪港深创新药企业,4成港股,6成A股,截至2025/9/5,前十大成份股为:药明康德恒瑞医药百济神州H股、信达生物药明生物康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药明康德H股、科伦药业

(以上信息来源:公司公告,东财基金整理)

一键精准布局50家沪港深创新药龙头

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

$昭衍新药(SH603127)$ $药明康德(SH603259)$ #CRO概念震荡走强,昭衍新药涨停# #创新药再走强,荣昌生物大涨创新高# #创新药持续大涨,能否成为最强赛道?#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仅代表撰文时市场表现,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所涉观点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引用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和收益承诺。基金投资人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其更新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请提前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业绩如下:2015年32.9%;2016年-4.0%;2017年53.8%;2018年-29.0%;2019年56.0%;2020年47.4%;2021年-12.5%;2022年-22.3%;2023年-14.6%;2024年-16.3%;2025年1-6月24.8%。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基金未来表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基日:201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