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这个事情,对周期的大趋势是没有影响的,但是会影响最终的炸裂程度,以及过程。做一些推演,权当消遣,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已知的事实按照时间线排列有:
25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条例 (征求意见稿)发布
战略性矿产资源在这个里面是没有表述锂的
但是在23年7月26日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中,是明确规定了锂的矿权出让归自然资源部管理。
2025年7月1日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正式实施,里面提到对国务院确定的特定战略性矿产资源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护性开采,战略性资源矿产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是明确包含了锂矿的,但是没有明确锂需要保护性开采,对于保护性开采的矿种,按照国土资源部的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勘查开采管理暂行办法,哪怕是伴生矿,也要单独设立采矿权或是按照总量严格生产。
2025年7月15日,商务部科技部调整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新增电池用磷酸铁锂制备技术、电池用磷酸锰铁锂制备技术等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为限制类技术条目。同时,对有色金属冶金技术进行修改,新增锂辉石提锂生产碳酸锂技术、卤水提锂技术等 5 条关于锂的控制要点。属于限制出口的技术,实行许可证管理,未经许可,不得出口。
2025年7月23日,江西省政府印发江西省绿色矿山管理办法,到2028年底,全省持证在产的90%大型矿山、80%中型矿山要达到绿色矿山标准要求。达不到绿色矿山要求,将面临整改、移出绿色矿山名录、暂停矿种交易出让、行政处罚等后果。
2025年7月29日,拥有江西唯一一张自然资源部颁发的锂矿证实控人变更,新晋实控人和锂产业毫无关系。
一些推演:
毫无疑问锂矿是战略性矿产资源,也就是说江西省和宜春市此前以瓷土矿名义批准的锂矿开采活动本质上是违法的。如果此次进一步纳入保护性战略矿产资源,考虑到我国的产业优势,基本上在金属里大概可以向稀土看齐。
我国在锂上真正的战略优势和稀土是一样的,全产业链的降维打击。而在当下的地缘局势下再掌握一种关键金属的话语权尤为重要,所以此次作为配合也出台了电池技术和提锂技术的限制出口(说是限制出口,其实等同于禁止了,批不批完全看国际关系)。
稀土尤其是中重稀土,我国明明占据全世界大部分储量,却还是要控制开采,优先消耗缅甸和东南亚的储量。个人认为锂大概率会复制这一路径,对国内进行开采总量限制,但是维持勘探增储强度,优先消耗南美、澳洲和非洲的锂资源,其中非洲锂资源大部分都是中资背景,叠加国际关系,应该会定向输出锂技术加强对非洲锂资源的控制。
最后手段方面,除了可能的总量控制。通过审批权回收,就可以卡掉一批违采超采的矿端产能,或是通过环保要求及生产效率要求,也可以卡掉一批落后产能。
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