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的一份随笔,随便看看就行。
从产量数据来看,不同地区和国家的铝土矿产量在全球铝土矿总产量中所占份额各有不同。其中非洲产量占比最大,而几内亚是非洲铝土矿产量的绝对主力;澳大利亚产量次之;全球铝土矿供应主要由这两个地区决定。
铝土矿成本因产地不同而有所差异。成本差异背后存在多种因素。几内亚铝土矿品位较高,在开采过程中可能在选矿等环节成本相对较低,但由于其地处非洲,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海运等物流成本可能会对总成本产生较大影响。而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开发历史悠久,开采技术成熟,设备先进,在开采效率上有优势,一定程度上能控制开采成本,且其地理位置在海运运输上也具有一定优势,使得海运成本相对较为稳定。
氧化铝生产涉及多种原料和成本要素。从原料用量上看,生产氧化铝时,铝土矿的用量根据品位不同有所变化,一般在 2.3 - 2.5 吨(对应 60% - 40% 铝土矿品位),烧碱用量为 0.13 吨,电力消耗在 300 - 600kwh(对应 60% - 40% 铝土矿品位),能源(如煤)用量 0.3 - 0.5 吨(对应 60% - 40% 铝土矿品位),石灰用量 0.25 吨 。
基于以上用量,计算得出 40% 品位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总成本为 3125.0,60% 品位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总成本为 2620.76 。可以看出,铝土矿品位对氧化铝生产成本影响较大,高品位铝土矿在生产氧化铝时,由于用量相对较少,在总成本中能有效降低原料成本,使得最终氧化铝生产成本降低。
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构成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氧化铝、预焙阳极、电力、氟化盐等原材料成本,以及设备折旧、人力成本、运输成本等其他成本。在原材料用量方面,每生产一定量的电解铝,需要氧化铝 1.95 吨、预焙阳极 0.5 吨、电力 14500kwh、氟化盐 30kg 。
从不同地区来看,山东、内蒙、新疆、云南、广西等地的电解铝成本因当地资源条件、能源价格等因素有所不同。不同地区成本差异主要源于能源价格的不同,例如新疆、内蒙等地能源资源相对丰富,电力价格较低,使得电解铝生产的电力成本大幅降低;而山东等地可能在能源获取上不具备优势,导致电力成本相对较高。此外,各地在原材料供应的便捷程度、劳动力成本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些因素综合影响了不同地区电解铝的生产成本。
从不同环节的供需数据来看,铝行业的需求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态势。由于《清理整顿电解铝行业违法违规项目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656号文)正式形成确立电解铝4500万吨的产能天花板的工作思路。中国以外的电解铝新增产能又较为有限,全球铝供给总体增速大约在2%,长期看电解铝将会供不应求。在此前提下目前氧化铝产能将会过剩,铝土矿层面则维持紧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