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DS:分析一下华辰装备和恒而达的业务以及财报情况,判断一下这两家上市公司谁的市值应该更大?

用户头像
尼古拉斯博
 · 北京  

$恒而达(SZ300946)$ $华辰装备(SZ300809)$

一、核心业务与技术布局 两家公司虽然都专注于工业母机领域,但业务重心和技术优势有显著差异。

1. 华辰装备:深耕超精密磨削,切入机器人与半导体领域

华辰装备是国内数控轧辊磨床的龙头企业,2019年在钢铁轧辊磨床领域的国内市场份额高达44%。其技术优势在于纳米级的表面处理能力(表面粗糙度Ra≤3nm)和微型零件的精密加工(如最小加工直径ø1mm的内螺纹)。近年来,公司积极向人形机器人和半导体领域拓展:

机器人领域:与福立旺签订1.8亿元订单,提供100台精密磨床用于加工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

半导体领域:与长春光机所合作设立合资公司,布局超精密光学元件磨床,切入半导体设备制造环节。

2. 恒而达:工具业务基本盘稳固,并购切入机器人核心部件

恒而达起家于金属切削工具,其重型模切工具全球市占率连续13年第一。公司通过收购德国SMS公司,获得了全球顶尖的螺纹磨床技术,一举切入人形机器人的核心赛道——行星滚柱丝杠的研发和生产。其技术优势体现在:

超高精度:丝杠加工精度达P1/C0级(误差≤±3–5μm)。

复杂轮廓加工:是全球唯二能支持变截面滚道(如特斯拉Optimus行星滚柱螺母所需的哥特式拱形轮廓)磨削的企业之一。

极致效率:其内螺纹磨床加工节拍可达4秒/件,效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二、财务表现对比(2025年上半年)

1. 华辰装备:营收增长但利润承压,研发投入大幅增加 营收保持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设备的生产、交付及验收工作稳步推进 。 净利润下滑主要原因是公司为布局新领域(机器人、半导体)而大幅增加了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加42.54%)以及计提了合同资产减值损失 。 亮点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改善,同比增长59.59%,表明公司回款管理加强,经营质量有所提升 。

2. 恒而达:传统业务稳健,并购整合与新品开拓影响利润 营收小幅增长,其中滚动功能部件业务(含丝杠)表现亮眼,同比爆发式增长208.89% 。 净利润下滑受多重因素影响:收购德国SMS后的整合费用、高强度研发投入以及市场竞争导致的毛利率有所下滑 。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其应收账款体量较大,占净利润比重高达209.98% ,以及经营性现金流为负 ,这可能给短期资金周转带来一定压力。

三、成长潜力与市场空间

未来的增长故事,两家公司各有各的讲法。

华辰装备的成长性主要体现在:

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与长光机所合作切入光刻机镜头、光学元件等超精密磨削领域,这是一个技术壁垒极高、国产化需求迫切的市场。

人形机器人增量市场:获得福立旺大订单,验证了其在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加工设备上的能力,直接受益于人形机器人未来的量产需求。

恒而达的成长引擎则更为清晰:

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通过收购SMS,公司直接瞄准了特斯拉Optimus等人形机器人对行星滚柱丝杠的百亿级需求。

“设备+部件”双轮驱动:不仅自己生产丝杠,还能销售生产丝杠的高端磨床,形成协同效应。公司计划在2025年底将SMS磨床国产化率提升至60%,成本降低40%,有望快速抢占国产替代市场。

四、市值判断与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虽然两家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规模相近(华辰0.34亿 vs 恒而达0.43亿),但恒而达的合理市值潜力可能更大。(目前华辰装备112亿,恒而达86亿)

得出此判断的主要理由如下:

赛道稀缺性与天花板恒而达通过收购SMS,切入的是人形机器人核心执行器——行星滚柱丝杠的赛道。这个赛道当前稀缺性极高,且一旦人形机器人开始放量,潜在市场规模巨大。华辰装备的机器人业务目前更多集中于加工设备,其半导体设备故事虽然宏大,但需要更长的验证和突破周期。

商业模式与壁垒恒而达形成了 “设备+部件” 的商业模式。既能卖铲子(高端磨床),又能挖金子(高毛利丝杠部件),这种协同效应有望提升其整体盈利能力和壁垒。华辰装备目前仍以设备销售为主。

业绩弹性与想象空间恒而达滚动功能部件业务已经展现出爆发性增长(+208.89%),为其业绩提供了短期弹性。而市场对其丝杠产品通过特斯拉等头部客户认证的预期,赋予了其更大的想象空间。华辰装备的业绩则可能更需要依赖半导体设备的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