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IC vs WACC:从康波周期看雪球股与周期股的投资时钟】
接着前面的那篇,举例说明一下。
在资本市场中,所有伟大的投资回报,最终都归结为一个问题:企业是在创造价值,还是在消耗资本?这正是我们今天要谈的核心——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与 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之间的博弈。
但如果再加上更宏观的视角——康波周期,我们就不仅能判断企业质量,更能判断在什么时候应该买什么类型的公司才能把雪球滚得更出色。
一、ROIC vs WACC:谁是真正的雪球公司?
ROIC 衡量企业用资本赚回多少钱;而 WACC 衡量公司融来这些资本的代价。
若 ROIC > WACC,企业在为股东创造超额价值,是典型的滚雪球机器;
若 ROIC < WACC,企业虽然营业,但长期等于资本蚕食。
真正的雪球公司,必须具备长期稳定超越 WACC 的 ROIC,才可能成为复利机器:
举个栗子🌰
公司/ROIC/WACC/ROIC与WACC的差值
Apple/47%/~9%/+38%
贵州茅台/35–43%/~6%/+30%
紫金矿业/13%/~8%/+5%(有时这个差值甚至为负数)
前两种公司具备强现金流、强定价权和护城河,几乎在任何资本环境下都能持续滚雪球,可穿越周期。但需要注意介入点,因为康波周期存在。而紫金矿业就是周期典型,只能结合产能背景去里面收大红包。
当前全球正处于康波周期的萧tiao通suo期,且能源转型阶段,这意味着:
品牌护城河公司(如茅台)虽仍优秀,但由于经济压制➕前期充分计价的估值下杀,阶段性不便宜(2021-2028)
而资源成长股如铜、煤(紫金矿业、神华、陕煤)由于受益于能源转型,产能释放与需求结构错配,进入黄金上升段,是现实中现金流爆发型机器。
换句话说:在这个阶段,与其执着于“消费护城河的高估值”,不如寻找资源周期成长➕低估值的结构性机会,或者低估值的公用事业们。这是经济萧tiao时期寻找的红包型机会。
长期来看,滚雪球的终极目标没错,但在康波低谷时,优质资产价格也可能因为系统性压制而失速。特别是买贵的投资者在这个阶段会相当难受(比如2021-2028茅台持有者)。而这个时候,资源类由于资本支出周期、供给侧改革、能源转型进程等等,反而会创造出惊人的现金流集中释放区间,成为萧条期的一束光。
雪球可以滚,但要等到雪够厚、坡够长的时候;红包可以收,但要记得见好就收,因为它们的现金流释放就是一个大产能区间。
也许投资不仅仅是识别什么是公司好,也要识别在什么时间、买入什么样的公司、以什么逻辑持有。你自己知道是在赚哪部分钱。
当然,那些穿越下游品牌消费的投资者肯定也没有什么错,前期由于买得早已经享受丰厚利润,可顺利助力穿越周期。像张越群,段永平,散户乙这些人,都是进入比较早的品牌投资人。而另外一批“价投者”由于买在估值较高的时候又经历萧tiao估值压制,下沉的过程的确是会开始怀疑“价值投资”四个字,人性就是这样。但他们如果能战胜人性,经受住这些年的考验,一直坚持到社会动能真正繁荣起来,也是没问题的。大多数中途成了割肉者,因为真正的赢家都是少数能穿越自我的人。
『以上仅个人观点,不作投资依据』
康波周期🔁50-60年一轮,几年的萧条期一般都会是标准雪球公司们的休眠时间。
#可口可乐# #贵州茅台# #能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