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周公子1985
 · 湖北  

《为什么紫金矿业这类公司只适合大产能周期出去收个大红包,从哪些方面来体现这个特征。怎么要拿成长期的牧原跟它对比?》


前面那篇【ROIC vs WACC:从康波周期看雪球股与周期股的投资时钟

写到紫金矿业适合2021-2030这段能源转型期出去拿个大红包,那为什么它不能像茅台可口可乐那样收集股权吃息养老呢?这篇重点来阐述一下原因。
紫金矿业正处于能源转型与资源再定价的高速成长期,市值扩大、铜金锂布局广泛,怎么看它的“隐性毛病”?
我们用巴菲特式思维来一一拆解:从护城河、现金流质量、资本开支、管理层、资本结构、行业特性几大维度进行质询。
🔭巴菲特视角下,紫金矿业可能存在的“毛病”:
1、低ROE背后的“资本吃人”模型
紫金近年来大规模扩张铜、锂、金矿资源,资产负债表迅速膨胀。
巴菲特最警惕的就是这类“高资本开支、利润增长主要靠并表”的公司。
虽然净利润增长快,但如果你剥离资产扩张与资源并购,内生ROE其实并不算高。本质是靠资源拼图,而不是靠能力复利,也就是免费成长。『有兴趣的可以翻看我写过一篇——免费成长:真正好公司的秘密』
2.自由现金流质量堪忧
紫金表面上现金流大,但剔除巨额的资本开支(收购矿山、扩建项目),自由现金流多年为负或微弱正数,目前略好转。
巴菲特重视的是Owner’s Earnings(可自由支配的现金流),不是营业现金流。
也就是说:紫金目前更像一台要钱烧煤的发动机,而不是巴菲特偏爱的自由现金流印钞机。
3、小资源型企业,缺乏真正的护城河
虽然紫金掌握许多优质矿山,但资源本质不是护城河而是“水位”:价格涨,它赚;跌,它伤。
巴菲特钟爱即使什么都不做,依然赚钱的公司,而小资源公司普遍面对全球定价、政策干扰与资本支出困境。
紫金没有像可口可乐、苹果那样的强品牌力、客户粘性、定价权。
4、行业的不确定性过高,难以形成长期可预见性
紫金最大风险在于对金属价格周期的暴露极深。
铜价、金价、锂价、银价……这些变量公司是无力控制的。
政策波动(海外税收、环保、民族资源主义)也极易扰动经营预期。
巴菲特非常强调可预见的10年未来,而这正是小资源型公司最缺乏的东西。
5、高杠杆、多线并进,管理复杂度高
紫金同时运营十几个国家几十个矿山,同时参与铜、金、锂、钼、锌、银……
每一条线都伴随不同的价格波动、资源政治风险、运输和冶炼技术要求。
巴菲特最欣赏简单生意、少人管理、可复制扩张的公司,紫金则恰恰相反。
从资本效率——自由现金流——护城河——预期性——复杂管理,这几个方面出发,紫金矿业都不符合长期滚雪球标的。
所以:紫金矿业是一台高成长资源机器,但不是巴菲特式的价值投资长持复利标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值得投资,而是意味着:
它适合战术性资源产能大周期押注其加速现金流阶段捕捉,却不适合用“我会一直拿到退休”的眼光去股权收集长期持有买入。
2019-2029年间的紫金矿业 ≈ 2014-2021年间的牧原股份,本质都是“周期成长期的杠杆成长机器”,在牧原这只股票上做成功的投资者我了解的有宣俊杰,周立恒,大圣,魔猪资本和王富贵这些人,成功做了这家公司的成长上升阶段。特别是大圣利用杠杆螺旋滚动从400万做到了巅峰时期的16亿。但这种杠杆行为需要铁肺,非常不值得效仿,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太大。
为什么它们不能长持收息?
并不是由于它们公司本身不优秀不值得长期投资,而是基因🧬(生意模式)决定它们只能配置在成长爆发阶段。且在一定外因作用下,比如紫金目前就是植根于现在这种能源大转型对铜需求增加且产能错配的缺口趋势下。
(下一篇来对比一下紫金与牧原从杠杆负债扩张角度和其他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可口可乐# #紫金矿业# #牧原股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