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国烟酒行都在“生死时刻”?】
消费习惯变迁:过去烟酒行依赖熟人社交与刚性需求(婚宴、节庆、送礼),现在消费向即时零售、电商补贴、平台比价转移。
渠道价值稀释:原本的“进货➕加价”模式被透明化、平台化打掉,烟酒行利润空间消失。
厂商掌控增强:头部白酒厂(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通过直营、数字化会员体系,把利润和消费者数据抓在自己手里,经销商越来越像“过路兵”。
🥃对酒厂来说的转变
酒厂在这个阶段的战略重点不是“卖货”,而是控制渠道➕建立直面消费者的能力:
直营比例提升:茅台早已通过“i茅台”平台锁定零售终端;五粮液、泸州老窖也在加大自营专卖店、旗舰店布局。
会员/社群体系:酒厂希望直接掌握消费大数据,形成“酒厂—消费者”闭环,而不是“酒厂—经销商—消费者”。
价格锚定能力:过去靠经销商控盘,现在厂商直接通过自营、电商平台定价,把价格体系收拢回来,避免“倒挂伤害品牌”。
场景化营销:白酒厂逐渐意识到年轻化、餐饮即时消费、家庭小聚等场景比单纯的“礼品/政商”更重要,所以在小瓶装、定制化、跨界营销上下功夫。
🍇经销商是不是“凉了”?
并不是全军覆没,而是出现了分化:
传统批发型经销商:利润空间被挤压,确实“凉了”。他们原本的价值就是“信息差➕资金流转➕价格博弈”,现在全被电商与厂商直营替代。
深耕区域型经销商:如果能提供“圈层关系➕宴席渠道➕地方熟人网络”,仍有生存空间,但利润率会下降。
转型型经销商:有的在尝试往“即时零售”“餐饮联营”“高端体验馆”方向走,本质是把自己做成酒厂的“服务商”而不是“二道贩子”。
高端品牌白酒?
几个核心方向:
1. 直营化 & 数字化
建立直销平台(App、小程序、会员体系)。
价格锚定权牢牢掌握在厂家手里。
2. 分销商角色转变
不再是“囤货赚差价”,而是“做服务”——帮厂家做宴席渠道、区域社群、企业团购等。
厂家未来可能以“服务费➕渠道补贴”的模式留住少量核心经销商。
3. 产品结构调整
保持高端酒的“稀缺性”,但同时增加中端酒、小容量产品,满足即时消费场景。
避免让“倒挂”伤害品牌力。
4. 营销逻辑转变
从“靠送礼支撑高端需求”转向“靠场景体验与文化认同”。
茅台冰淇淋、五粮液的跨界,就是在探索年轻消费群体的心智入口。
去经销商化确实正在发生,但不是“一刀切”,而是厂商通过直营➕数字化,把价格权与消费者数据收归自身;未来留存下来的经销商会更像“区域服务商”,而不是“套利商”。
整个体系的重塑需要拉扯多长时间才会稳定?
#贵州茅台# #五粮液# #泸州老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