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科技:净利润暴增324%背后的三驾马车,低估值的风电隐形冠军迎来价值重估?

用户头像
yhslmg2008
 · 江苏  

风电装机潮+低空经济政策红利+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三股产业东风同时吹向一家公司,催生了其业绩的爆发式增长。

双一科技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惊艳的成绩单:营收5.25亿元,同比增长44.57%;归母净利润9987.03万元,同比暴增324.50%。这份财报公布的当天,公司股价跳空20%涨停。

业绩高增长的背后,是公司风电配套业务复苏、海外订单放量以及新业务切入高景气赛道的共同结果。

01 财务数据深度拆解,高增长背后的质量

上半年,双一科技净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增速,这反映了公司盈利质量的显著提升。销售毛利率达到28.42%,同比提升20.92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9.0%,同比提升194.23个百分点。

公司的三费(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占营收比仅为5.81%,同比下降32.47%,显示出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

然而,亮眼业绩下也存在需要关注的信号。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同比增幅达32.89%,应收账款与利润比已达557.91%。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在业务扩张过程中面临的回款压力。

从单季度看,第二季度营收3.32亿元,同比增长42.75%;归母净利润6959.53万元,同比增长239.4%。业绩加速增长的态势明显。

资产负债率仅为21.87%,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每股净资产9.30元,财务结构稳健。

02 三大业务板块驱动,风电基本盘稳固

双一科技的业务架构清晰,形成了“核心业务稳盘、创新业务拓界”的格局。

风电复合材料板块是公司的绝对主力,产品包括风电机舱罩、风电轮毂罩、叶片根等。公司是风电配套领域的“隐形冠军”,全球前十大整机厂商中,维斯塔斯、金风科技等7家企业均采用其机舱罩产品。

2025年海上风电招标量同比激增180%,公司25MW海上风电机舱罩已获明阳智能批量订单。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风电配套类产品毛利率达42.41%,同比提升12.3个百分点。

模具与轻量化板块是公司成长性的重要来源。公司非金属模具国内市占率超20%,2024年交付的147米超长叶片模具创行业纪录。

在车辆轻量化领域,公司为比亚迪供应的碳纤维电池盖实现减重40%,单车价值量提升至1200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还斩获了蔚来ET9车身轻量化部件大单,合同金额5800万元。

创新业务板块则瞄准未来增长极。公司研发的无人机机身模具已入选《山东省低空经济领域重点品名单》,成为亿航智能等头部企业的核心供应商。

飞行汽车外蒙皮模具已通过亿航EH216-S适航认证,单套模具价值达800万元。

03 技术护城河深厚,专利构筑竞争壁垒

双一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技术积累。公司拥有26项发明专利,自主研发的HP-RTM工艺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减重60%。

其60米五轴数控加工中心可完成误差≤0.1mm的模具雕刻,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是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达到6.1%,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公司与西门子歌美飒签订的5年独家供应协议,以及产品通过的AS9100D航空航天质量认证,都体现了客户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

这种技术优势直接转化为产品毛利率的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达到28.42%,显著高于中材科技的25.1%和天顺风能的22.3%。

04 政策东风共振,三大赛道齐头并进

双一科技正迎来三大产业东风的共振,这为其未来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

低空经济政策红利爆发。山东省“十四五”规划明确低空经济产值2027年突破3000亿元。公司已连续中标济南、青岛无人机产业园项目,预计2025年新增订单2.3亿元。

海上风电装机潮来袭。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5年海上风电招标量同比激增180%。公司在大兆瓦风机配套产品上的优势,使其直接受益于这一趋势。海外市场同样表现强劲,公司已成功切入印度阿达尼、韩国HC等国际供应链。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浪潮。随着新能源汽车对续航里程要求不断提高,轻量化已成为确定性趋势。公司为比亚迪蔚来等车企提供轻量化部件,2025年相关营收预计突破2亿元。

05 估值分析与投资策略

截至2025年9月30日,双一科技动态市盈率(TTM)为39.44倍,市净率为4.16倍。这一估值水平高于专用设备行业均值,但考虑到公司的高增长性,估值仍具一定合理性。

有分析给予公司2025年35倍PE(行业均值28倍),对应目标价29.5元。也有技术分析认为,若业绩与技术双重验证,目标价可看至40元。

公司正在推进收购澳大利亚一家复合材料生产企业,以完善海外布局。这一举措有望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风险方面,需关注应收账款周转压力、风电行业周期性波动以及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可能性。

从业务布局看,双一科技已从单一风电配套供应商,转型为覆盖风电、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三大赛道的复合材料平台型企业。2025年公司青岛基地将投产,预计新增模具产能200套/年,2026年营收增量1.5亿元。

王庆华领导的管理团队战略清晰,技术团队将专利技术快速产业化,支撑产品竞争力。这种“技术+制造+市场”的三维架构,正推动公司从“隐形冠军”向“显形龙头”蜕变。#风电股逆市大涨掀起涨停潮# #机器人# #PEEK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