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外媒报道, 美国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T1 Energy(原Freyr Battery)宣布与材料科学巨头康宁公司签署长期供应协议,计划通过垂直整合模式构建从多晶硅到组件的本土化太阳能制造链。T1 Energy同步宣布对G2奥斯汀工厂投资8.5亿美元,聚焦钙钛矿叠层电池等下一代技术。
根据协议,康宁将自2026年下半年起,向T1 Energy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太阳能电池工厂(G2奥斯汀)供应密歇根制造园区生产的纯化多晶硅和太阳能硅片。这些硅片经奥斯汀工厂加工为TOPCon太阳能电池后,将运送至T1位于达拉斯的G1工厂(原天合光能资产)组装成完整组件。
供应链垂直整合的突破性意义
当前,美国太阳能产业面临严重产能错配。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SEIA)数据显示,美国现有25吉瓦多晶硅精炼产能、57.5吉瓦组件产能,但硅锭和硅片生产环节完全缺失,电池产能也仅2吉瓦。T1与康宁的合作首次实现了“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的全链条本土化覆盖。
SEIA报告指出,美国在建硅锭和硅片产能达8.3吉瓦,电池产能19.3吉瓦,组件产能15.3吉瓦。T1-康宁项目的落地将直接激活其中超20%的新增产能,预计到2027年使美国硅片自给率从0%提升至15%。
作为全球特种玻璃和材料领导者,康宁计划在其密歇根制造园区投资15亿美元,新建多晶硅提纯和硅片切割生产线。项目预计新增1500个技术岗位,重点研发低氧含量、高少子寿命的N型硅片,以满足TOPCon电池对原材料的严苛要求。
而T1 Energy同步宣布对G2奥斯汀工厂投资8.5亿美元,引入行业领先的激光掺杂和金属化工艺,目标2026年下半年实现5吉瓦年产能,生产效率较PERC电池提升15%。该工厂将直接创造1800个全职岗位,并配套建设研发中心,聚焦钙钛矿叠层电池等下一代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