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价上涨背后,隐藏着一条被多数人忽略的主线——全产业链整合带来的财务与估值双击潜力。
还记得兴发集团在2021年的辉煌吗?那一年,它从周期股变身成长股,股价底部崛起,涨幅惊人。其核心逻辑并不复杂: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从磷矿到磷酸铁锂),抓住了新能源爆发的历史机遇。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全产业链结构在“营改增”税制下呈现出巨大优势:每道环节的增值税抵扣链条完整,显著降低了整体税负。这意味着,同样营收规模下,净利润空间能够得到大幅提升。
当下,中钨高新(000657)的标签很多:PCB微钻、光伏钨丝、高端刀具、中国核心资产……这些概念都足够吸引人。但市场可能忽视了一个最为关键的基本面因素——其强大的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能力和潜在的钨资源自给率提升路径。
一、中钨高新的全产业链布局已悄然完成
公司通过去年完成的重大资产重组,已经形成了 *矿山-冶炼-深加工”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这种结构不仅在成本控制上具备优势,更在于其抗风险能力和盈利稳定性的质的飞跃。
尤其是在当前钨精矿价格显著上涨的环境下(2025年以来涨幅明显),公司股权范围内的原材料自给率保持在20%左右。虽然短期自给率数字看似不高,但一体化运营使其能更好地应对原料价格波动。
二、财务视角下的全产业链优势
全产业链模式的核心财务优势在于:
1. 税务优化:完整价值链内部流转,减少重复征税,增值税抵扣充分,直接改善现金流和净利率水平。
2. 成本控制:上游资源与下游加工协同,降低中间环节交易成本,平滑周期性波动对盈利的冲击。
3. 盈利稳定性:高附加值产品(如PCB微钻)占比提升,增强了一体化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被低估的成长潜力
市场对中钨高新的关注点多集中于短期产品价格波动。但从长远看,其价值重估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于:
1. 光伏钨丝带来的新增长极:用于金刚线基体的钨丝替代高碳钢丝趋势明确,为公司打开全新市场空间。
2. 高端刀具进口替代:在制造业升级背景下,高端硬质合金刀具的进口替代进程加速。
3. 资源自给率提升路径:公司作为五矿集团钨产业平台,未来存在进一步整合上游资源的可能性。
四、与兴发集团的共鸣差异
与兴发集团相比,中钨高新同样具备全产业链特征,但两者又有明显差异:
相同点:两者都完成了从资源到加工的一体化布局,都受益于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需求增长。
不同点:兴发集团的核心驱动力来自新能源电池材料,而中钨高新的增长点更加多元化,包括光伏、PCB、高端制造等多个领域。
五、投资视角:预期差下的机会
当前中钨高新的投资逻辑可能正从“周期涨价”向“成长价值”转变。一体化产业链带来的财务优化效应和竞争力提升,可能尚未被市场充分定价。
机构预测公司2025年净利润均值约10.04亿元,但这一预测可能还未充分反映:全产业链协同效应的最大化、光伏钨丝业务的爆发性增长以及产品结构优化带来的毛利率提升。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进一步剧烈波动。
结论:
中钨高新或许正站在与2021年兴发集团相似的拐点上:全产业链布局完成+新能源需求爆发+财务优化空间打开。当前市场对其认知仍存在预期差,这可能正是投资机会所在。
各位球友,你们如何看待中钨高新的全产业链价值?欢迎讨论交流!
(注: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中钨高新# #兴发集团# $中钨高新(SZ000657)$ $兴发集团(SH600141)$ $厦门钨业(SH60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