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捂股丰登86
 · 广东  

$惠城环保(SZ300779)$
欧盟塑料环保政策日趋严格,废塑料化学回收技术大有可为!
先看最近三篇文章报导:
1、第一篇:
“欧盟拟推新规:PET瓶化学回收含量计算将采用质量平衡法”
网页链接
文章核心要点:
1)7月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项关于单次使用塑料饮料瓶中回收塑料含量计算方法的草案,首次明确将化学回收技术纳入认可范围,并提出采用“质量平衡法”(mass balance)进行核算。这一决定引发塑料(尤其是PET瓶)回收领域的高度关注。当前,欧盟对单次使用塑料饮料瓶的回收含量认定仅限于机械回收技术。为达成更高的回收目标及鼓励新兴回收技术发展,欧盟委员会此次草案明确提出将化学回收技术(如解聚技术)纳入计算范围。2)草案特别提出采用质量平衡核算法,以确保对化学回收塑料的有效追踪及回收含量的透明度。只有来自消费后塑料废料(post-consumer plastic waste,PCR)才能计入回收塑料含量;被加工为燃料或用于能量回收的材料将不被计入固态副产物(如热解焦炭)始终不被计入;液态或气态的双用途材料需提供证据,才能按比例计入。例如,运营方如能提供证据证明30%的液态输出将用于塑料产品制造,则仅该30%可作为回收内容计入。
3)草案特别指出,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机械回收。但对于无法通过机械方式回收或对产品质量要求更高(如食品级材料)的情况,化学回收被视为必要补充。
2、第二篇:
“欧洲化工回收遇冷!埃克森美孚 1 亿欧元项目停摆,政策阻力逼退巨头投资”
网页链接
文章核心要点:
1)近日,美国石油天然气巨头埃克森美孚宣布,暂停其在欧洲两大港口城市 —— 比利时安特卫普、荷兰鹿特丹的化学回收投资计划,涉及资金规模达 1 亿欧元,项目重启时间待定。这一决策并非源于技术难题或市场阻力,据该公司高级副总裁杰克・威廉姆斯向路透社透露,“一切其他事宜均进展顺利,已获得当地支持,阻碍项目推进的唯一因素是欧盟政策”。—— 具而言,是欧盟针对回收成分核算的 “质量平衡规则” 草案。此前,埃克森美孚已为欧洲市场规划了明确的化学回收布局:计划在比利时、荷兰的现有石化工厂内,建设两座以 “热解” 技术为核心的回收设施,合计年处理塑料废弃物能力达 8 万吨,旨在依托现有石化资产快速落地塑料循环项目。如今,这一规划因政策争议被迫搁置,成为欧洲塑料循环经济领域的焦点事件。
2)2025 年 7 月,欧盟委员会发布规则草案,确立 “质量平衡法” 为一次性塑料饮料瓶回收成分分配的核算标准。该规则在 8 月 19 日前完成公众咨询,其定位并非局限于单一品类 —— 欧盟明确表示,这一核算方法将成为未来包装、汽车、纺织等多行业回收成分规则的 “范本”,意味着其影响力将覆盖整个欧洲循环经济产业链。
3)该规则草案的核心争议点集中在两大核算原则:一是 “燃料豁免” 原则。在计算回收成分占比时,所有被加工为燃料的产出物将被排除在外;即便对于 “双用途产出物”(可同时加工为燃料和非燃料产品的液态、气态中间物),也需额外提供 “材料仍处于回收路径” 的可验证证据,否则无法计入回收成分。二是 “差异化分配” 原则。规则针对两类回收设施制定了不同标准:对于 “独立回收设施”,核算流程相对简单;对于 “综合回收设施”(如包含提纯、升级环节的一体化工厂),则要求将合格回收材料按各产出物占总投入的比例 “均分”,且针对双用途产出物的核算流程更为复杂。
4)埃克森美孚认为,欧盟的质量平衡规则存在明显的 “技术偏袒”:过度倾向产出物清晰、易追溯的 “独立回收设施”,却对 “综合回收设施” 形成 “惩罚”。该公司指出,其在欧洲计划落地的项目,依托现有石化工厂的一体化布局,需将塑料废弃物与化石原料 “协同处理”,并对热解油等中间产品进行提纯升级 —— 这类模式恰好属于规则中 “核算复杂、回收学分被压缩” 的综合设施范畴。据威廉姆斯透露,按照规则草案,埃克森美孚旗下设施能获得的回收额度,还不到其认为 “合理应得” 的一半。在提交给欧盟的公众咨询反馈中,该公司直言:“比例分配方式大幅削弱了综合流程的回收额度分,直接冲击塑料循环项目的商业可行性。
5)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欧洲塑料产业正面临集体性压力。过去一年间,已有多家企业以 “能源成本高企” 和 “全球市场竞争激烈” 为由,退出或关闭了在欧洲的塑料相关业务。此次埃克森美孚暂停 1 亿欧元化学回收投资,本质上是欧洲塑料产业 “政策适应性挑战” 与 “成本压力” 叠加的缩影 —— 欧盟试图通过严格规则推动循环经济,但如何在 “环保目标” 与 “产业可行性” 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第三篇:
“欧盟塑料税超 8元/公斤!三大协会强烈反对”
网页链接
文章核心要点:
1)在欧盟委员会于2025年7月16日发布的下一轮长期预算(2028—2034年)方案中,委员会提议将基于未回收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塑料自有资源”税率从每公斤0.80欧元上调至1.00欧元(备注:1欧元 ≈ 8.4276人民币),并自2028年按通胀进行年度指数化。该举措旨在维持该收入来源的实际价值,避免因通胀侵蚀而削弱成员国提升回收努力的激励。
2)这一“塑料自有资源”不是直接对企业或消费者征税,而是根据各成员国每年产生的塑料包装废弃物总量与回收量的差额计算,由成员国向欧盟预算缴纳。西班牙是已将相关负担传导至境内企业的少数成员国之一(对不可重复使用包装中未回收的塑料0.45欧元/公斤征税);而意大利的全国性塑料包装税多次推迟,目前目标生效时间为2026年7月
3)在传导路径上,多数成员国尚由国家财政承担对欧缴付,未直接对企业加征对应税负;西班牙的0.45欧元/公斤塑料税是将欧盟层面负担内生化的代表性案例;意大利的塑料包装税则多次延期这一差异意味着企业的实际税费体验在不同成员国之间存在显著不一致
4)与现行废塑料政策的衔接SUPD(一次性塑料指令)已要求自2025年起PET饮料瓶平均需含至少25%再生成分2030年起所有塑料饮料瓶提升至30%PPWR(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法规)将自2030年起对不同应用场景设定最低再生成分比例(约10%—35%区间,视塑料类型与用途而定),并以年均、按工厂与包装类型计的方式核算合规;2040年多数类别目标进一步抬升。所有包装到2030年应具备经济可回收性,成员国还需建立透明的数据系统。
从上面☝️三篇报导可以推导出几个核心观点:
1)欧盟的塑料环保政策是最严格的,而且日趋严格,没有之一
2)废塑料化学回收技术越来越得到欧盟的重视和认可
3)埃克森美孚的废塑料化学回收工程,和惠城的20w吨废塑料化学回收试点工程对比,投入更大(21亿vs15亿),技术路线(两步法vs一步法),收率(最新政策下无法商业化vs92%以上收率)。埃克森美孚的废塑料化学回收技术就是传统的两步法,按照上面文章说的,如果按照欧盟最新政策核算回收比例,投入的成本已经超过塑料环保税(大概7000元/吨),不如直接交税好了,无法商业化而暂停,国内的两步法工艺企业可以借鉴这个前车之鉴!
4)欧盟的塑料环保政策本义是推动废塑料的回收利用,但是现在来到一个尴尬的节点:塑料环保政策日趋严格vs废塑料化学回收技术迟迟无法突破和实现商业化,如何打破这个僵局呢?[狗头]
5)欧盟的塑料环保税(目前0.8欧元/kg,大概6700元/吨,未来会进一步提高),这部分可以理解为可回收塑料产品的溢价,也是惠城产品的溢价。
6)欧盟的塑料环保税基本还是国家财政兜底了,真正落到企业和消费者头上的还不多,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最着急解决塑料回收循环问题的是各个欧盟成员国,如果有一家公司能解决这个问题,你想一下,废塑料的来源还会成为问题吗?[狗头]
7)。。。其他的欢迎大家补充吧[祝涨]$惠城环保(SZ300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