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展(SZ300469)$ 找到了公司公众号对应的“深度”解读(网页链接),里面干货不少,值得逐字逐句看一遍,个人总结比较有价值的点:
1、在硬件层⾯,交信北⽃根据不同场景推出三类智能终端设备,分别为“薄终端”“厚终端”和“智能终端”,不仅实现定位、计费、通信等基本功能,更通过内置芯⽚⽀持⾼级功能如⻋路协同、⼈机交互与主动预警。在北⽃技术的加持下,终端可精准采集驾驶数据,并同步上传⾄平台进⾏智能分析。
- - - 这个和我的前几天说的“车路云听”装机这块的想法映射起来,就是公司针对不同细分应用场景存增量车可推出对应适配的终端,但是会保证最小功能单元:定位时空数据上报、云端风控数据下达预警。
2、该系统在海南试点运⾏,将有效提升通⾏效率,助⼒全国“⽆栏杆通⾏”⽬标落地,迈向“全国⼀张⽹”的收费格局。
- - -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北斗自由流收费最终是全国一张网,意思就是信发在这块通吃,当然你可以质疑公司吹牛逼,但是公司吹的很多牛逼都在兑现
3、CES信息发展团队研发的智能分析系统如同交通系统的"最强⼤脑"。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处理⽇均10TB的交通流量数据,系统能提前预测事故⾼发路段,准确率达98%。在多个城市⾼速的试点中,该系统使⼆次事故发⽣率⼤幅度下降,成为预防性安全管理的典范。
- - -这里可以看出交通数据的巨大价值,只要车端、路侧数据全部上云,构建云端交通数字孪生世界,那这就是一座交通数据金矿,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
4、王少章强调,交信北⽃平台还特别强化了事故管理与数据留痕能⼒。⼀旦发⽣事故,系统可⽴即调取⻋辆部标机视频回放、AEBS制动记录、ADAS监测数据等信息,重构事故全过程,实现事故责任判断的智能化和可视化,帮助保险公司识别⻛险、降低骗保损失。
- - -公司在保险这块的盈利点,除了降赔分佣之外(险中),还有就是UBI保险定价(险前)、精准定损(险后),后两项针对私家车这块也是普适的,借助车路云听方案的推进,公司有望拿到车端的时空定位数据和驾驶行为数据。
5、在政策利好与市场需求双轮驱动下,交信北⽃将持续拓展“⻋、路、云”⼀体化部署,构建从智能终端⼴覆盖到安全⻛险闭环治理的纵深格局。公司计划进⼀步扩⼤在“两客⼀危”、新能源⻋、⼯程机械、⽔上船舶等多场景的终端部署密度,同时深化与ETC2.0、路⽹中⼼等平台协同,构建更加⽴体的交通安全治理⽣态。
- - -这个也是我最近一直在说的,公司的战略雄心和野心,公司说的这些业务战略规划都在一步一步落实推进,“跑马圈地、精耕细作”不是一句空话。
6、借⼒北⽃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契机,交信北⽃计划在2025年正式启动“⾛出去”计划,探索与“⼀带⼀路”沿线国家在智能运输、事故防控等⽅⾯的技术合作,输出“中国⽅案”,打造交通安全“中国样本”。
- - - 这个目前还没看到相关动作,除了正大集团入股和这块可能有关系之外。但是可以看出公司在北斗出海和国际化业务推进这块的决心,公司业务出海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