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认真学习医药生物行业,想搞清楚创新药公司的逻辑。
有几点学习心得分享:
1、不要纠结药品名和原理,重点是看方向和疗效
相信和大多数朋友一样,上来就会被各种看不懂的药品名词搞晕。 其实,没关系,就把它们都当成一个符号,知道它们被开发出来的目的就好。 也就是回到需求和供给,看看是为了治疗糖尿病、血液病还是肠胃病的。 然后回到人口数量、人口结构、患病概率、市场需求的角度理解为什么这家公司要花大价钱研发这样的药,看准的到底是国内/国外哪个增长的市场,市场增长率大概能有多少,有没有竞品等等。
2、研发过程是明牌,强监管下的管线
大家都知道,研制药物那都是花大价钱,一烧十多亿,一等好几年。 得益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强监管,这样漫长的过程中,有明确可以被识别的关键节点,用以识别药物研发所处的阶段和成绩。这些信息来源于公司财报、研报和国家药监局的官方网站(网页链接)。如下图1、2所示,是百济神州财报中列举的管线示意。
3、理解医药生物的6个二级分类
医药生物是申万一级分类,下面有化学制药、中药、生物制品、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6个小类。我们说的创新药,属于是化学制药和生物制品下面,对应一个是小分子一个是大分子。中药看的是国家保密配方,而药明康德这种CXO属于是医疗服务,药店生意属于是医药商业,迈瑞医疗属于是做医疗器械的。
4、老年医药需求:普遍、慢性、要命
中国的50、60后在未来10年中是老龄化的主力,他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完满经历了新中国成立这进80年的变迁。当年的“婴儿潮”就是现在的“银发经济”主力。相较30、40后他们的消费、保健和医疗保障意识和能力都更强。 从医疗需求角度看,老年人的高血压、心脑血管、糖尿病、骨质酥松、肿瘤等都是刚需。相关的方向也就是各种创新药的研发目标。
5、医药公司投资要提前看关键时点
那么多机构和专业人士盯着,作为散户,好的医药标的要提前识别。怎么提前识别?那就需要预判医药公司从“烧钱模式”切换为“盈利模式”,从“依赖资本”切换为“自我造血” 的临界点。研发管线、研发费率、净利润转正、营收增长率、销售费用率、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上市等等这些强烈的信号,都可以成为我们提早判断的依据。例如: - 研发管线突破(首个创新药获批、关键III期临床数据超预期) - 进入国家医保(医保支付占比高,谈判折价<50%)
#投资体系# #雪球星计划#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 $华润三九(SZ000999)$ $百济神州-U(SH688235)$ $东阿阿胶(SZ0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