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定义 :
物理AI(Physical AI)是人工智能与物理学原理的深度融合,通过“感知-决策-执行”闭环,使AI系统能理解并适应物理世界的运行规律。与传统AI(如ChatGPT)专注于虚拟内容生成不同,物理AI必须遵循重力、光学、运动学等物理定律。
事件性驱动:
英伟达将于8月9日上午举行“物理AI和通用机器人的大爆发”的主题分享。根据海报预告,物理AI将改变50万亿美元行业市场。英伟达已正式宣布将深度介入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此举无疑彰显了其在物理AI和通用机器人技术板块的深远布局。据悉,英伟达将在大会上带来一场主旨演讲,携手银河通用、宇树科技及中坚科技等核心合作伙伴,共同展示其在软硬件协同与生态共建方面的最新研发成果。
奥飞娱乐(002292)通过战略投资诺亦腾深度布局具身智能赛道,而诺亦腾的动作捕捉技术与英伟达物理AI生态的深度融合,正成为其参与8月人形机器人大会的核心竞争力。
一、技术协同:动作捕捉与物理AI的互补性
1. 诺亦腾的技术壁垒 诺亦腾拥有全球领先的光惯融合动作捕捉技术(惯性+光学),其PN Link系统具备磁免疫特性,可在复杂环境中实现毫米级精度动作追踪,已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遥操作、多机协同训练等场景。该技术解决了物理AI中真实动作数据采集的痛点,为机器人模仿人类行为提供高保真数据源。
2. 英伟达物理AI的赋能方向 英伟达在GTC 2025发布的物理AI技术矩阵(如开源引擎Newton、GR00T人形模型)需依赖海量动作数据训练。诺亦腾的动作数据库恰好填补了以下关键需求;动作复现:通过捕捉人类动作生成机器人可执行的轨迹指令,适配GR00T模型的自然语言-动作映射功能; 仿真训练:为Isaac Sim平台提供真实世界动作数据,提升虚拟环境训练的物理真实性。
3. 生态互补性案例 在2025 CES大会上,英伟达将诺亦腾技术纳入其生成式AI机器人开发范例;诺亦腾动捕设备实时采集人体动作→转化为数字指令→驱动AGV机器人完成动态避障与路径规划; 该案例验证了“人类动作-物理AI决策-机器人执行”闭环的可行性,成为英伟达推广物理AI的标杆应用。
二、商业价值转化:从实验室到产业落地
1. 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刚性需求 诺亦腾已为智元、千寻智能、傅利叶等人形机器人企业提供动捕解决方案,用于: 遥操作训练:工程师穿戴动捕设备控制机器人完成精细动作(如抓取、行走); 状态量监测:实时反馈机器人关节运动数据,优化控制算法。 随着英伟达GR00T模型开源,更多机器人厂商需接入动捕数据链,诺亦腾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
2. 医疗与工业场景的跨界延伸 诺亦腾技术已实现跨领域商业化; 医疗:HoloSight手术机器人通过动捕实现骨科手术毫米级定位,获央视报道; 工业:为嘉腾机器人AGV提供协同作业调度方案,提升物流效率。 英伟达物理AI的行业渗透(如制造业数字孪生、手术机器人)将加速诺亦腾技术向B端场景扩展。
3. 成本优化与标准化推动 传统机器人动作调试需数月,而诺亦腾+英伟达方案可缩短70%训练周期。物理AI驱动的“梦境学习”(如Isaac GR00T-Dreams)进一步降低动捕数据采集成本,推动技术向中小型企业普及。
高额补贴加速技术迭代,同时大幅降低研发投入成本。
总结:诺亦腾凭借高精度动捕技术成为英伟达物理AI落地的“关键传感器”,其人形机器人大会的展示将进一步强化技术协同预期。对奥飞娱乐而言,诺亦腾的估值提升与场景延展性(医疗+工业+娱乐)将打开第二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