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未集中看了几家公司的半年报,也听了几家公司的录音,有惊喜,也有惊吓。
1,恒立液压的丝杆,公司披露今年可能在1.5亿左右(产能还是营收?)。富士康在接触,小米未送样,特斯拉关系未披露,墨西哥工厂没有丝杆业务。交流中感受到丝杆竞争非常激烈。并且公司强调当前仍在早期。
我认为恒立液压的无奈折射出整个行业供应商的无奈,人形机器人的行业进展始终未进入商业化阶段。前几天拓普集团也印证了这点:整个行业的供应件除了灵巧手外,丝杆/电机/执行器等部件的竞争基本是白热化。
包括空心杯电机的鸣志电器,线性执行器的鼎智科技自23年以来营收就没增长过。说实话,这个现状与我23年调研鼎智时的判断基本是一致的,
惊吓的事件是:人形机器人始终牵动着市场最敏感神经,我个人感觉是游资利用了大众情绪操控着人形机器人的市场,一浪又一浪,游资们在几浪波动中赚得盆满钵满。
2,绿的谐波的营收增长45%,这也是公司自上市以来首次实现营收的高增长。这个公司投资圈都知道,属于寒武纪级别的技术选手,在谐波器方面是国内一哥,精密仪器的典范。但这个营收增长我认为主要来自于工业机器人的增长,工业机器人整体25年上半年增长了30%。
惊喜的地方在于:绿的谐波25年半年报披露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板块实现了小批量的转折点。我查询了部分资料,被告之如下信息:绿的谐波获得优必选的2.5亿订单,通过三花进入T供应链, 获得Figure 1000 台机器人的零部件订单,还是达闼科技的独家谐波减速器供应商。(有待验证)
恒立液压交流中指出:精密是核心竞争力,集成只有像三花/拓普这样的企业。推断绿的谐波的订单具有可信度,这个小批量验证是关键环节,如果小批量验证通过,后面只要商业起量,绿的谐波的优势将非常明显。相比那些还在送样或者接触中企业已经领先一步。
3,奥比中光,众所周知也是3D结构光领域的技术标杆,但前几年营收一直没法放量,主要是因为手机的3D结构光基本是大厂自己搞了。今天再去看奥比中光的营收,已经实现了100%的增长。
营收增长的原因是什么?我推测主要受益于自动售货机的业务板块,一方面公司半年报披露了公司业务领域中第一个就是售货机,另一方面我生活观测到摄像头检查的自动售货机在迅速增长,这是奥比中光结构光的优势。
为什么对这个变化感到惊喜?一个方面奥比中光场景化商业能力得到验证。另一个方面,尽管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时间表有些难产,但专业领域的机器人的具身智能的趋势非常明显。像养老领域的机器人,手术领域的机器人,工业场景的具身机器人。奥比中光接下来的场景天花板打开了。
所以,阶段性的跟踪四个标的:三花/拓普,绿的/奥比,我认为基本上能抓住人形机器人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