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绿色动力:当增长不再是信仰

用户头像
门耳朵
 · 江苏  

资本市场有时很直接。一家公司,营收增长放缓,从两位数掉到个位数。另一面,它的利润却突然加速,同比增长超过三成。这就是绿色动力(601330)在2025年第一季度交出的答卷。营收微增2.9%,净利润却大涨33.2%。

这背后不是简单的财务技巧,而是一种深刻的生存模式切换。理解这种切换,是理解绿色动力当前价值的关键。

过去,绿色动力是一个建造者。它的故事,是拿项目、搞建设、扩规模。在那个阶段,资本开支是主角,负债表不断膨胀,收入的增长伴随着大量的工程建造业务。这是一个重资产的扩张故事,故事讲得很大,但现金流很紧张。这个时代,基本结束了。公司超过4万吨/日的垃圾焚烧产能已全面投运,大规模的资本开支周期已成过去式。

现在,绿色动力必须成为一个运营者。当建设的潮水退去,留下的庞大资产,是财富还是包袱?答案在于运营。2025年第一季度的利润大增,正是运营效率提升的直接体现。公司提出的“提质增效”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吨垃圾发电量,优化耗材成本,降低财务费用。这些事不性感,甚至有些枯燥,但它们是利润的直接来源,是自由现金流的基石。

更值得关注的,是战略的转向。一季度,公司的蒸汽供应量,同比增长了97.11%。这个数字不是增长,是裂变。垃圾焚烧的主产品是电,但副产品是热。过去,热的价值被低估。现在,通过发展工业供汽和民用供暖,公司正在将副产品变为高价值的主产品。这不仅是开辟新的收入来源,更是构筑了一道对冲行业核心风险的坚固盾牌

行业的最大不确定性是什么?是国家对上网电价的补贴。补贴政策的调整,是悬在所有垃圾焚烧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供热业务的收入,不依赖补贴,直接来自市场化的工业或民用客户。供热业务越强,公司对补贴的依赖就越低,其盈利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就越高。这步棋,走对了。

当资本开支下降,运营利润提升,现金流自然会改善。自由现金流转正并持续增长,将是未来几年公司财务报表的主旋律。钱多了,怎么办?公司的答案也很明确:回报股东。公司已经发布了未来三年的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承诺分红比例逐年提升。这意味着,公司的价值逻辑,正在从一个追求成长的公司,转向一个为股东创造稳定现金回报的公司。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硬币的另一面。公司账上依然有超过百亿的有息负债,这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虽然国资背景使其融资成本相对可控,但去杠杆依然是必经之路。此外,与行业内最优秀的民营企业相比,绿色动力的研发投入占比偏低。这可能对其长期的技术领先地位构成挑战。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短板

总而言之,投资绿色动力,不再是投资一个高速增长的故事。而是投资一个成功的战略转型。投资它从重资产建造者,向一个高效的运营者和现金流创造者的转变。它的股价,或许不会再现建设高峰期的凌厉涨势,但其价值的根基,正在变得更加坚实。当市场最终认识到其稳定的现金流创造能力和持续提升的股东回报时,一次价值重估便会发生。

基于公开资料,AI整理生成。不构成正经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