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布衣之交1
 · 福建  

湖北算力革命东湖高新暗藏王牌

还记得当年武汉光谷靠光纤光模块打天下吗?现在故事彻底翻篇了。日前,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北省加快算网存用协同发展的若干措施》,表面是份政策文件,实则是给东湖高新这样的本土龙头递了一把打开千亿市场的金钥匙。别小看这家净资产8.2元的"老牌国企",它正在完成从"地产开发商"到"数字基建运营商"的战略转身。

这份文件藏着三个关键破局点:到2027年全省算力规模要达到25EFLOPS,重点押注智算超算;明确支持武汉建设数据流通试点;发放5000万算力券直接补贴用算企业。这三招拳拳到肉,恰好打在东湖高新过去三年精心布局的靶心上。

你看它账上18.73亿现金,不是躺平而是弹药。工控东高、陕西金资跨省联手进场,20亿中期票据已经到位,这些资本动作都在为一场数字基建大战做准备。更关键的是高新数科的成立和湖北数据集团的注资——这不是普通子公司,而是省级数字底座的运营平台雏形。

跨界打个比方,以前的东湖高新是给企业盖厂房的"包工头",现在它要变身算力时代的"高铁站运营商"。它手里46个园区不再是钢筋水泥,而是未来算力节点的天然载体;它投资的达梦数据、开目信息等硬科技企业,正好卡在算力产业链的关键位置。这种"房东+股东"双轮驱动模式,让它在政策东风来临时具备了别人没有的先发优势。

最精妙的是算力券的设计。省级财政直接补贴需求端,这相当于政府出钱帮东湖高新培育客户。它去年智慧园区产品收入692万,百业千问产业大脑卖了191万,数字虽小但赛道精准。现在政策一来,需求端即将爆量,这些提前布局的产品线正好迎来收获期。

财务层面更值得细品。9月22日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的39.2亿关联交易,超过40%是公司向关联方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收入——不是输血而是造血!与湖北工建、湖北路桥等老牌施工企业合作,恰恰说明它在园区开发、环保工程等领域已经构建起难以复制的产业链协同能力。

三年来市场对东湖高新的转型多有质疑,但回头看每个动作都暗含深意:卖资产、清应收款、剥离路桥业务是在轻装上阵;成立创新研究院,聘请李培根院士等专家是在积蓄智力资本;与华为共建数字产业研究院是在布局技术底座。这一切都在等待一个引爆点,而如今政策东风已至。

所以别再用传统地产股眼光看这家公司了。它手握32年产业运营经验,坐拥46个园区物理空间,背靠湖北联投集团资源,现在又赶上全省算力建设浪潮。当别人还在研究政策条文时,东湖高新已经站在了从"包工头"升级为"数字基建运营商"的最前沿。这场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时代赋予的必答题。$东湖高新(SH600133)$ $祥龙电业(SH600769)$ $万润科技(SZ00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