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高新并购或暗藏惊天棋局
投资者问:请问公司向数字科技领域转型,主攻方向是哪个领域?
东湖高新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将通过基金培育和股权并购双轮驱动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成势。高新数科聚焦工业自动化及高端装备制造及应用方向开展收并购,东湖投资聚焦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服务业3大产业开展创投。(公司已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对公司战略规划进行了披露)。谢谢!( 2025-09-22 11:22:00 )
投投资者问:公司路桥资产转让后,但并购落地速度缓慢,市场担忧执行力。请问有何具体举措提速?
东湖高新: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始终积极推进意向标的的并购尽调与谈判工作,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化并购能否成功,受交易双方意愿、交易框架、核心条款及估值等多重因素影响。因此公司需要通过广泛开拓项目源、并经过高标准筛选论证,扎实推进前期工作,才能更好保障标的质量,促进后续谈判等环节提速、进一步提升交易可行性与成功率。目前,公司已与国内二十多家投行建立业务合作,依托其渠道优势,协助推荐高质量标的;并在内部组建专业投资团队,团队成员均来自国内知名的投行、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拟投领域的产业研究及操盘者,具备丰富的研判经验。公司将通过“专业人做专业事”,进一步提质增速。谢谢!( 2025-09-29 14:00:00)
当市场还在为东湖高新路桥资产转让后的“并购速度”焦虑时,这两份看似平淡的投资者答复背后,实则隐藏着一盘层层递进的资本棋局。仔细拆解其战略布局与执行路径,你会发现市场担忧完全错判了这家国企转型的真正野心。
表面看公司布局“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赛道,实则暗含精妙分工——高新数科主攻工业自动化及高端装备制造的收并购,东湖投资则聚焦生物医药、新材料和高端服务业的创投,二者形成从技术孵化到产业落地的高度协同。更关键的是,在半导体装备、工业母机等关键领域,这种布局精准踩中了十五五先进制造产业基金的政策风口。
而市场质疑的“并购落地缓慢”,恰恰暴露了国资并购的深层逻辑。与20家投行建立合作、组建来自知名投行、会计师事务所及产业操盘手的专业团队,这套组合拳正在构建一个项目漏斗护城河。这意味着每个标的都必须经过财务数据穿透、法律合规与产业协同的三重淬炼——这种“国有资本信用背书+市场化专业团队”的模式,正是国企转型的终极武器。
纵观东湖高新三年来的布局,卖资产、清账款、引战投、发票据、设数科、投数据、联华为……这根本不是单一上市公司的转型,实际上正在通过“专业人做专业事”的机制寻找最佳出口。内部投资团队的产业背景明确传递出一个信号,公司不再单纯追逐财务回报,而是更看重技术并购后的产业链重构价值。在当下国资考核新导向下,完全有可能在高端装备领域突击收购具有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小巨人。
当市场纠结于单次并购时长时,东湖高新早已完成了更具深度的能力基建。这种通过基金先行探路、并购精准收割的模式,远比盲目收购更具爆发力。特别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任何一起优质标的的并购落地,都可能瞬间触发整个板块的价值重估。
从短期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并购突破概率极高;中长期而言,生物医药和新材料领域很可能复制“基金+上市公司”的成熟模式。最大的预期差在于:公司正在构建的或许是一个跨产业链的数字科技生态,而非简单的业务转型。
当国企用市场化机制武装到牙齿,当产业资本与金融工具完成深度嵌套,这种“国有控股+市场运作”的混合体制,或许正悄然成为注册制下最具攻击性的并购猎手。市场的焦虑,反而可能恰是价值发现的起点。(投资有风险,本文仅提供分析逻辑,不构成投资建议)$东湖高新(SH6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