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存储IPO上市流程与时间分析

用户头像
布衣之交1
 · 福建  

长江存储已于2025年9月完成股份制改革,这标志着其上市进程进入新阶段。以下分析结合A股(尤其是科创板)上市规则及行业实践。
一、IPO上市的关键环节(股改后全流程)
长存若选择A股上市(科创板为主要目标市场),需经历以下关键环节,其全流程可概括为下图:


环节1:上市辅导

聘请保荐机构(通常为头部券商,如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进行尽职调查,规范公司治理、财务制度及信息披露。

辅导对象包括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确保其理解上市法规。

向证监局提交辅导备案(长存尚未公布备案,但股改后此为必经步骤)。
时间:3–6个月。
依据2024年证监会新规,辅导期原则上不少于3个月。
长江存储作为大型半导体企业,涉及技术秘密、供应链安全等复杂问题,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如5–6个月)。
环节2:申报材料准备与提交
联合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编制招股说明书、审计报告及法律意见书。
关键文件包括:
业务与技术披露(如Xtacking®架构的先进性、市场份额数据)。
财务数据(长存估值1600亿元,需披露营收、毛利率、研发投入等)。
风险提示(如国际竞争、技术封锁)。
提交至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时间:2–4个月。
依赖公司配合度及中介团队效率。长存产能扩张(如三期产线)可能增加文件复杂性。
环节3:交易所审核与问询
上交所进行材料审核,并发出多轮问询(通常3–4轮)。
问询重点:
技术自主性(如Xtacking®专利风险)。
供应链安全性(如美国设备限制影响)。
关联交易(如与武汉新芯的股权关系)。
上市委召开审议会议。
时间:6–9个月。
科创板审核效率较高,但长存作为半导体龙头,问询可能更细致。
环节4:证监会注册
通过上市委审议后,报证监会履行注册程序。
证监会关注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半导体属重点扶持领域)。
时间:20–30个工作日(约1–1.5个月)。
环节5:发行与上市
路演、询价、定价(募资规模预计300–400亿元)。
股票申购、挂牌上市。
时间:1–2个月。
二、整体时间预估
基于上述环节,长存IPO完成上市的总时间估算如下:
最短时间:3个月(辅导)+ 2个月(申报)+ 6个月(审核)+ 1个月(注册)+ 1个月(发行) = 13个月(约2026年Q4上市)。
· 最可能时间:5个月(辅导)+ 3个月(申报)+ 8个月(审核)+ 1.5个月(注册)+ 1.5个月(发行) = 19个月(约2027年Q1上市)。
行业惯例科创板IPO从辅导到上市通常12–24个月。
长江存储作为IDM企业,业务链长且涉及国家安全,审核更谨慎。
· 参照案例:长鑫存储(DRAM厂商)于2025年7月启动辅导,预计最快2026年末上市(总时长约18个月)。
武汉新芯(长存控股子公司)2024年9月申报IPO,目前仍在审核中,反映半导体企业周期较长。

------

1600亿独角兽会抄近道吗?

一纸公告背后,总是藏着无数种资本的可能。

“完成股改,启动上市!”当长江存储母公司长存集团今年9月完成股份制改革的消息传出,整个资本市场为之震动。这家估值1600亿的半导体独角兽,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

但就在众人期待着又一场IPO盛宴时,那些深谙中国资本市场游戏规则的老手们,却已经开始寻找公告背后的潜台词——这条IPO之路是否存在更短的捷径?

光鲜的IPO前景与艰难的现实。长江存储的资本故事确实令人心动。1600亿估值,国内唯一的3D NAND闪存原厂,自主研发的Xtacking®架构四次荣获国际大奖。

完成股改后,长存集团构建了涵盖国家大基金、五大行系资本、民营资本和员工持股平台的多元股东结构。从表面看,这俨然是一幅标准的IPO预备班阵容。

资本市场已经用真金白银投票。养元饮品因间接持股长存集团,在股改消息公布后连续两天涨停,市值飙升至1322亿元。这种狂热背后,是投资者对半导体国产替代龙头企业的极高期待。

但真相往往藏在细节里。翻开湖北融通高科的案例,这家锂电头部企业IPO辅导已近三年,却因行业产能可能过剩而进程缓慢。同为半导体企业的武汉新芯,虽然早在2024年9月就已申报科创板IPO,但至今仍在问询阶段。

当前IPO审核收紧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半导体这类重资产、长周期的行业,监管审慎态度明显。

借壳上市的诱惑与可行性。当IPO道路可能出现拥堵,借壳上市这条“资本捷径”便自然浮现在视野中。

而市场上,恰好存在一个看似完美的“壳资源”——祥龙电业

这家同样由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实际控制的企业,堪称资本市场的“纯净壳”。2025年中报显示,其营收仅3982万元,有息负债为0元,员工仅67人。更关键的是,祥龙电业近年主业增长乏力,不符合国有资本“三个集中”的布局原则,存在转型动力。

同一实控人下的资本运作,总能引发无限想象。

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对示范区内企业拥有强有力的管控权限,包括“统筹产业布局”和“审批、管理示范区内的投资项目”。这种体制背景下,若真要推动长江存储借壳祥龙电业,技术层面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

但长江存储方面曾明确表示“从未有任何借壳上市意愿”。资本市场的诡异之处就在于——越是否认,猜测越是汹涌。

各方利益的微妙平衡。借壳传闻背后,实则是一场多方参与的复杂博弈。

对于长江存储而言,选择IPO还是借壳,本质上是时间与价值的权衡。IPO虽然规范透明,但耗时漫长;借壳虽然快捷,但可能影响企业估值。

有业内人士预计,长存集团可能在2026年二季度前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但问题是,长江存储的产能扩张能等那么久吗?

长存三期项目已经启动,长江存储与湖北长晟三期共同出资207.2亿元设立新公司,以进一步提升3D NAND闪存芯片产能。如此庞大的投资,需要巨额资金支持,而资本市场的融资窗口稍纵即逝。

从地方政府视角看,东湖高新区作为“建设主体型”一区多园,全权负责分园的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运营。让辖区内的明星企业尽快上市,既能带动区域发展,又能提升政绩,何乐而不为?

但监管态度却是关键变数。2025年借壳新规要求,借壳方需“连续三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6亿元”。长江存储是否达标,尚未有公开数据证实。

那些潜伏的受益者。无论长江存储选择哪条路径,这场资本盛宴的入场券早已分发完毕。

养元饮品通过泉泓投资持有长存集团0.99%股权,是直接的上市公司参股方。国脉文化市北高新南方传媒等则通过央视融媒体产业投资基金间接持股。

更不用提四大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分别通过各自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各持有长存集团0.61304%的股权。这些资本巨头早已布好棋局。

产业链上的玩家也在摩拳擦掌。北方华创精测电子安集科技等设备材料供应商,深科技太极实业等封测服务商,江波龙佰维存储等模组厂商,都已深度绑定长江存储产业链。

一旦长江存储成功上市,这些潜伏的关联方将成为最大受益者。但问题是,他们愿意等待漫长的IPO流程,还是更青睐借壳的快捷之道?

棋盘已经摆好,棋子各就各位。东湖高新区管委会这个同时手握长江存储和祥龙电业的“棋手”,将如何走出下一步妙棋?

是遵循常规让长江存储排队IPO,还是出其不意地启动借壳方案?无论选择哪条路,都将在资本市场掀起巨大波澜。

资本市场的游戏从来不只是规则内的博弈,更是规则本身的博弈。长江存储的上市之路,将再次验证这一真理。

$祥龙电业(SH600769)$ $中芯国际(SH688981)$ $养元饮品(SH60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