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难免有疏漏错误之处,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依据和建议。
导读:“内卷如此严重,能活下去是唯一的信念。”
光伏胶膜,龙头不倒,价格战不息。
在我印象中,胶膜企业一般是月度议价为主,当然这在胶膜厂有原材料备货的时候,月度议价是合理的。
而8月19日这次祥邦科技一纸涨价函传得沸沸扬扬,突然涨价400-600元/吨,称上游原材料持续涨价,公司不得不跟涨,而且涨价一周后就要执行。
胶膜企业在这轮光伏调整周期中是最让人不能理解的环节,作为轻资产的胶膜,除了福斯特以外,均录得较大的胶膜业务亏损,其中海优新材去年亏了5.58亿,销售毛利率达到了惊人的-21.55%!
海优新材并不孤独,赛伍技术、鹿山新材、斯威克等胶膜企业均录得亏损。
就连福斯特,也在2025年第二季度录得单季度微利。
组件厂在过去一年将亏损的压力不断传导给辅材企业,胶膜行业为最,相比其他环节,可以通过共同降低开工率来阻挡价格下行,但胶膜行业却不能如此?
这是为什么呢?祥邦科技的这次涨价函,透露出来的淡淡“凉意”,也揭开了光伏胶膜内卷的神秘面纱。
01
涨价涨出了“苍凉感”
光伏胶膜怎么了
祥邦科技突发涨价函。
与其他龙头企业“强硬”的涨价函不同的是,祥邦科技这份涨价函多少有些“委屈”,诉说了一种极度苍凉无奈之感:对我司生产成本造成了极大冲击。。。如果EVA粒子价格若有下降趋势,也会及时做出相应(向下)调整。
最后是一句最为朴素的无奈:内卷如此严重,能活下去是唯一的信念。
再不涨价,这位新晋胶膜二线龙头企业恐怕连活下去的能力都没有了。
海优新材去年亏了5.58亿,销售毛利率达到了惊人的-21.55%!
海优新材并不孤独,赛伍技术、鹿山新材、斯威克等胶膜企业均录得亏损。就连福斯特,也在2025年第二季度录得单季度微利。
光伏胶膜作为轻资产行业,本不应该如此巨亏,最起码也不能是毛利率为负数。。。因为轻资产行业通常更容易调整产能与产出关系,从而自动平滑利润下跌速度。轻资产行业如此巨亏,并不多见!
02
龙头不“倒”
价格战不休
有人说,福斯特不倒,胶膜行业的价格战不休。
2024年,胶膜行业亏损严重,各家企业的开工率都出现了大幅下滑,二三线企业开工率基本降低至50%,2025年一季度开工率继续下行。
而福斯特2024年胶膜业务的产能利用率竟然达到了94.62%,近乎满产!2025年上半年也预期保持了非常高的开工率。福斯特几乎以一己之力挑起了胶膜价格的持续下行而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难怪别人说,福斯特不倒,胶膜行业价格战不休。
一家胶膜企业负责人说,随他去,我们保持低开工率,活着就有办法。他们想挤死竞争者,也没有那么容易。
这家胶膜在2024年也陆续开启了第二和第三增长极,凭着新业务的爆发,足以通过降低胶膜开工率来对抗福斯特这位“霸王”。
“福斯特在2024年取得了很高的利润率,有些是自身因素,有些却是原材料等不能持续的优势导致的。”
去年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而原材料占到了胶膜的总成本的90%左右,所以谁掌握了原材料的优势,可能就有了更高的成本优势,但是这个优势,在外界看来并不持久。
我们也看到了福斯特2025年Q2基本微利,赛伍技术二季度亏损与一季度差不太多,其他胶膜企业还未公布业绩不好说,但从赛伍技术的来看,亏损基本也就和之前差不多。
所以,福斯特的盈利正在以一种加速度下滑,去年的盈利强悍的优势正在减弱甚至是大幅减弱,当然还是要比友商好很多。
事实上,福斯特不赚钱了,胶膜行业才有希望,才有止住无穷尽价格竞争的希望。
所以祥邦科技才无奈发出:内卷如此严重,能活下去是唯一的信念。
所以海优新材更是绝,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只有3.15亿,同比暴跌64%。海优新材只有一句话:我不玩了!
百佳年代选择了强势应对,和福斯特开始硬刚,趁着海优新材等一众对手不玩了,自己开始超车,成为了龙三。其关联公司在资本市场屡次找壳,在海外大建产能,与组件厂合资建厂等,玩得那就不亦乐乎。
福斯特在等胶膜的同学们“倒下”,“同学们”也未尝不再等福斯特“倒下”。
光伏产业链被拉得最长账单期的环节且没有之一,看似荣耀,也没有了荣耀,包括福斯特。
03
不低于成本价销售
能在胶膜行业落实吗?
8月19日工信部等六部委组织的光伏产业座谈会明确要求不低于成本价销售,这个政策在胶膜行业能够实行吗?
胶膜是轻资产,可以更好的通过产量调节,理应有更好的回稳机制,但正因为福斯特这样霸王级企业出现,这种机制失灵了,直到福斯特也不怎么赚钱了。
如果不低于成本价销售,福斯特是不是要一统天下了,因为其他胶膜厂的成本目前看是干不过福斯特的。当然福斯特可以依托二三线的成本价为销售原则,获取更大的经营利润。
所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在胶膜等行业里,可能难以施展。
如今福斯特,想干死友商的策略,已经证明很难奏效,自己的盈利也出现了极大的下滑。
所以胶膜行业如何自律?该不该自律?该不该不低于成本价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