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光伏年中,霓虹灯下那些“出圈”的身影

用户头像
hoping的光伏笔记
 · 江苏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难免有疏漏错误之处,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依据和建议。

导读:

2025年的光伏中报依然并不唯美,霓虹灯下的光彩虽然古典唯美,但依然更多是记忆中的印象和古旧的浪漫。

那些渐行渐远的身影,让人不禁感叹,年华易老,只有岁月依旧新鲜。

2025年中报,光伏背板业务的怆然悲歌成为了即将被抹去的记忆;

HJT龙头东方日升开始大卖其电站业务,艰难求存,HJT到底卖了多少,天晓得;

双良节能的硅料还原炉设备业务从2023年中期营收16亿,降低至今年的0.8亿,风光不再;

辅材大神福斯特国内胶膜业务依然微利,离亏损也不太远了;

曾经气吞万里如虎的胶膜二线龙头海优新材现在连出货都不敢怎么出了,去年被百佳年代追上,如今甚至已被排不上号的赛伍赶超,多少凄凉;

捷佳伟创的境外业务出现了暴增,电池设备企业的出海步伐加快,不过比较低调和沉默;

TCL中环不再公布市占率进展,甚至连成本宇宙领先都难得重申了,其硅片毛利率继续领跌同行,令人唏嘘……

2025年,光伏中报,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发现?

01

被清零的产业逻辑

双良与赛伍何去何从

几乎被清零的两个环节:背板和还原炉。

赛伍技术的背板业务在持续下滑后,2025年上半年营收又暴跌了80%!几乎要被清零。这对于曾经背板行业绝对龙头的赛伍技术来说,可谓是让人惊出一身冷汗的。

福斯特的背板业务营收也下滑了近60%,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背板的消失,是产业发展的必然。

双良节能的还原炉业务也出现了骤降,几乎被清零:硅料还原炉设备业务从2023年中期营收16亿,降低至今年的0.8亿,零头都不到了。

02

遗失披露的数据

中环与日升何去何往

翻遍了半年报都没有找到TCL中环东方日升两家企业最重要的数据,令我们的行业研究之路顿感受阻。

东方日升没有公布HJT电池组件的出货数据,TCL中环没有公布市占率和具体出货数据(反正光伏笔记翻看了几遍没看到,如果有,难道很不显眼?)

东方日升聚焦于HJT技术,但是都不敢公布出货数据,这就有点。

当然,BC技术的领军企业都公布了数据,比如隆基的4GW BC二代和整体BC出货约8GW;爱旭BC出货8.57GW。隆基这次公布了二代出货和具体的数据,还是值得鼓励的。

毕竟对于外界来说,不能总是报喜不报忧,好的时候公布节节攀升的市占率,而差的时候,却遮遮掩掩,一味吹嘘,自然不是好事。

东方日升在今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卖了许多电站,拉高了业绩:

上半年整体卖了26亿的电站,同比大增127%!卖电站的收入从过去个位数占比,直接飙升到了上半年的35.5%!毛利占比更是达到了73%,贡献了绝大部分毛利。如果没有电站业务,亏损是不是要更惨?

当然卖电站续命是一个好的方法,在历史上东方日升卖子求生不是第一次了,此前的优质资产给东方日升卖掉了不少。如今卖电站续命,还行。

03

胶膜产业悲歌

海优新材的绝境

海优新材贵为胶膜出货量第三名,如果加上联营企业,甚至一度逼近老二的位置,上市后的海优新材也是展开了宏伟的扩张之路。然而时至今日的海优威,被百佳年代、赛伍技术等纷纷赶超,盈利能力甚至不及小他胶膜业务数倍的鹿山新材

两个季度营收保持在3亿左右,同比下降57%,冠绝胶膜产业链。至今已经不敢出货了,毕竟成本高于行业,多卖一点多亏一点。

遥想当年,疯狂豪赌累粒子库存以及越南产能投放后归于无效产能的尴尬,似乎有点无尽的苍凉。汽车业务成为了唯一翻盘的可能,而如今只能压缩胶膜业务的亏损,以供血给汽车业务,支撑汽车业务的发展,甚至三次下调可转债转股价格,带来股东权益的持续受损。毕竟都是无奈的选择。

福斯特呢?

福斯特由13%下滑到9.57%(福斯特取国内整体业务毛利率情况)

如果考虑到胶膜业务,将较低于9.57%,在考虑期间费用,福斯特的国内业务已然不赚钱。

即便强如福斯特,也落入了这番窘境。胶膜行业还能说不需要自律吗?这一点,福斯特是可以改变的。

04

捷佳伟创海外

低沉的歌声

捷佳伟创应该是不愿意过多叙说海外业务的,迈为股份估计也是如此。

捷佳伟创境外收入达到了20亿左右,同比暴增363%!

的确如此,对于深处竞争泥潭中的电池组件企业来说,设备企业又可以乘着海外本土化这股风,赚一波,而且毛利率更高!

这。。。

海外已经有200GW组件,接下来可能还要有配套的电池,这海外业务一下子就起来了。虽然和国内当年动辄千GW来说不值得一提,但毕竟毛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