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五年千万海浪哥
 · 广东  

$联化科技(SZ002250)$ $东芯股份(SH688110)$ $万华化学(SH600309)$
【浪哥锐评】联化科技: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未来
——聚焦K胺、创新药与电解液领域的突破性实践
在全球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化工企业正通过技术研发和产业革新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作为国内精细化工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250)凭借其在K胺、创新药及新能源电解液三大核心领域的持续突破,不仅为客户提供了高效绿色的解决方案,更彰显了中国科技企业的责任担当与创新能力。
一、K胺技术:夯实农药产业链“绿色底座”
K胺(N,N二甲基苯胺衍生物)是农药中间体的重要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除草剂、杀虫剂等农化产品的合成。长期以来,该技术被少数国际巨头垄断,国内企业面临成本高、供应链不稳定的困境。
联化科技通过十余年攻关,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K胺清洁生产技术,实现三大核心突破:
1. 原子经济性工艺:采用高效催化技术,将传统工艺的原子利用率从65%提升至92%,大幅减少废弃物排放;
2. 连续流生产模式:引入微反应技术,使生产效率提高40%,安全风险显著降低;
3. 低成本原料替代:创新使用生物质基原料,攻克环保与成本平衡难题。
目前,联化科技的K胺产品已进入巴斯夫、先正达等全球农化巨头供应链体系,助力下游客户生产低毒高效农药,推动农业绿色转型。2023年,公司K胺产能突破10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5%,成为该领域的“隐形冠军”。
二、创新药研发:赋能全球健康未来
面对人口老龄化与疾病谱变化的挑战,联化科技将目光投向高附加值的医药领域,聚焦抗肿瘤药物、抗病毒药物及基因治疗关键中间体的研发。公司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构建了“AI辅助设计+高通量筛选”的创新药研发平台,累计申请发明专利超500项。
代表性成果亮点:
• 抗新冠口服药中间体:为全球首款国产3CL靶点抗新冠药物提供核心中间体,助力患者可及性提升;
• 肿瘤免疫疗法CDMO:与跨国药企合作开发的PD1/PDL1抑制剂关键中间体,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
• 基因治疗载体技术:突破性的脂质纳米颗粒(LNP)递送系统材料,打破海外技术封锁。
联化科技总裁王萍表示:“我们不仅是化工制造商,更是健康产业的共建者。未来三年,公司将投入10亿元加码创新药研发,力争推出35个FirstinClass(首创)品种。”
三、电解液革命:护航新能源赛道高质量发展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而电解液作为锂电池的“血液”,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联化科技瞄准这一战略风口,依托在含氟化学品领域的技术积累,成功开发出高镍三元电池专用电解液、固态电解质及阻燃型功能添加剂。
技术创新亮点频现:
• 高电压电解液技术:通过新型溶剂配方设计,使电池耐压值突破5V,能量密度提升20%;
• 宽温域电解液体系:在40℃至80℃环境下保持稳定循环,适配极寒/高温地区应用场景;
• 长循环寿命添加剂:自主研发的SEI膜成膜添加剂,可将电池循环次数从2000次延长至5000次以上。
目前,联化科技已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其电解液产品在特斯拉超级工厂、欧洲储能项目中实现批量供应。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86%,成为业绩增长新引擎。
四、产学研协同:打造开放式创新生态
联化科技的崛起离不开对创新生态的深度布局。公司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等高校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并牵头设立“长三角精细化工创新联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共享。此外,公司每年将营收的4%6%投入研发,2023年研发费用达8.7亿元,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结语:向“新”而行,智造未来
从农田到药房,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联化科技以科技创新为笔,在传统化工领域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正如公司董事长牟金香所言:“我们始终相信,真正的创新源于对人类需求的深刻洞察。”在K胺、创新药与电解液三大赛道的持续深耕,不仅为联化科技打开了千亿级市场空间,更为中国从“化工大国”迈向“化工强国”提供了生动注脚。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绿色转型加速,这家始终以技术为本的企业,必将在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中驶向更广阔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