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直有事,今天有空了来聊聊博威的中报。
1.先说说经营数据:
8月18日晚间,博威发布了中报,上半年营收102.21亿元,同比增长15.21%,净利润6.76亿元,同比增长6.05%。整体来说,基本面依然延续了良好的增长态势,与股价近期的涨势遥相呼应。
从动能来看,主要要归因于新材料业务的持续增长,上半年新材料业务营收79.35亿元,同比增长23.83%,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10.21%,增速明显高于整体。新材料业务的增长则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半导体、AI等下游产业需求持续增长带动博威新材料产品销量持续增长所致。
2.再谈谈我的看法:
此前在解读年报和一季报时,个人曾提出博威的估值切换机会值得关注。
一来是24年基数向25年基数的切换:对于业绩持续增长的公司来说,市场往往会在下半年对公司的估值由上年度的静态估值向本年度的动态估值切换。
二来是制造业估值向科技股估值的切换:此前博威的PE在很长时间里都只停留在10倍左右,这是因为市场还是在以制造业的估值标准来对博威进行定价,这明显是不合理的,原因在于,作为新能源汽车、半导体、AI等新兴产业最上游的材料基石,博威的科技属性正在日益提升,随着市场认知的逐渐变化,博威的估值标准理应从制造业逐渐向科技股切换。
前者是基于业绩的增长,后者是基于估值的提升,整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戴维斯双击。从近期来看,属于博威的双击无疑正在持续发生,8月11日至今,短短10天涨幅已近50%,其中还包含两个涨停。从后续来看,博威的价值虽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认可,但个人认为15倍PE仍然还是一个相对偏低的水平,因为博威的增长潜力和科技实力都还在持续提升。
譬如,全球连接器龙头TE Connectivity泰科电子联合博威刚刚重磅发布的“新一代低压铝芯载流线”,便一举打破了汽车行业“铝代铜”路线20年的技术魔咒。具体来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铜的需求量也不断攀升,但我国铜矿匮乏,每年面临80万吨的缺口。铝代铜一直被认为是完美的方案,但因蠕变、电化学腐蚀等技术魔咒,20余年来始终无法规模应用。而泰科电子联合博威等龙头企业开发的“新一代低压铝芯载流线”,有效解决了上述困扰,该产品有望在2026年底正式上车,届时可助力我国车企单车再降铜约10kg、降本10%,预计将开辟约360-480亿元的低压线束市场空间。
因此,总体来说,在市场持续向好,博威自身也较为给力的背景下,博威的戴维斯双击行情仍有望继续进行,价值重估仍正当其时。$博威合金(SH60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