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HBM产业链核心环节解析
一、材料环节:技术壁垒与国产替代高地
GMC环氧塑封料:
华海诚科:国内唯一量产HBM封装必备材料GMC的企业,适配12层HBM3E堆叠,技术参数对标日本住友quote。2025年产能规划2000吨,打破海外垄断quote。
联瑞新材:全球仅3家量产Low-α球形硅微粉(防α射线关键材料),供货SK海力士供应链,毛利率超45%quote。
前驱体材料:
雅克科技:SK海力士HBM介电层前驱体核心供应商,纯度达99.9999%,联合华为开发HBM4用前驱体quote。2024年相关收入15亿元,全球市占率18%quote。
二、设备环节:
检测与测试设备突破全制程检测
赛腾股份:国内唯一实现HBM全制程检测设备量产,精度0.1μm,直供三星、SK海力士,2025年订单预计超20亿元quote。
专用测试设备
精智达:HBM专用测试机(KGSD)分辨率达0.1μm,独家供应SK海力士,2024年订单增长150%quote。
三、封测环节:技术领先但竞争格局分化
通富微电:绑定AMD、英伟达,完成HBM2E/3样品开发,2.5D封装良率97%quote。
长电科技:为SK海力士HBM3E提供后道封装,良率95%,HBM4产线启动验证quote。
深科技:合肥沛顿项目预留HBM产能,多层堆叠工艺通过验证,潜在受益于国内存储龙头合作quote。
四、风险与趋势提示
技术迭代:HBM4(2026年)需更高纯度材料及混合键合设备,企业需持续研发投入quote。
供应链安全:核心设备(如光刻机)仍依赖进口,国产替代需加速quote。
华为生态:昇腾950采用自研HBM,带动雅克科技、华海诚科等材料商进入其供应链quote。
注:以上分析基于公开技术进展及订单数据,不构成投资建议。HBM产业链需关注企业实际量产能力与客户认证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