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子煊投资笔记
 · 广东  

毕竟哈啰背靠阿里集团,突然与喜相逢集团战略合作,且被纳入了港股通,内资其实是非常关注的,于是公司专门组织了一个路演特地邀请我们这些内资机构投资者。我也是趁机学习一下之前不太了解的行业。

喜相逢集团你看基本资料,会认为这是一家车融资租赁平台,采用以租代购的模式,客户支付首付款后按月付租金,租期届满后车辆所有权转移,商业模式简单清晰,也不性感,为啥市场热度这么高呢?

通过和公司交流,他们这个行业的三个经营思路,还是值得大家学习探讨:

第一,披着融资租赁外衣下的汽车零售商,细分赛道市场空间广阔。

喜相逢看起来是融资租赁,但其实是通过融资租赁的形式,以初始更低的付款的形式,提供多品牌的车型给到消费者。因为公司采购汽车的规模大,喜相逢可以拿到比市场价低很多的价格,但是按市场价用融资租赁的形式卖给消费者,只要坏账率较低,这就是躺着赚钱的生意。

我找了找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数据,2030年下沉市场汽车规模5000亿元,下沉市场以租代购占比低,但需求旺盛(征信瑕疵用户约8000万,传统金融无法覆盖)。假设2030年以租代购渗透率达10%-15%,则细分市场规模约500亿-750亿元,喜相逢靠着三四线城市渠道的优质资源,叠加与头部租车平台哈喽的联合,市场空间还是蛮广阔的。

第二,核心客户非常优质——来自于三四线城市。

大家可能会有疑惑,不应该是一二线城市的居民更有钱?为啥三四线城市的居民更优质呢?主要有2个原因:

首先,一二线城市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相当高了,且增长缓慢,而三四线城市等下沉市场还有很大空间,且渗透率提升速度是一二线城市的数倍。传统油车的经销商模式布点格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还远远不够,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能获得市场。

其次,下沉市场虽单价不比一二线城市,但购车需求绝大部分为刚需。毕竟全国绝大多数居民都分散在小城市居住,消费品都是得下沉市场得天下的,最典型的就是雪王,不管喜茶奈雪再爱包装格调,雪王一来通通让道。

第三,专注于下沉市场。

我觉得喜相逢和拼多多的商业模式,还是蛮相似的,主要有3点:

第一,瞄准下沉市场的核心消费人群。在全国经济一般的情况下,消费降级是大势所趋,但不会影响刚需消费的基本盘,拼多多和喜相逢,都是瞄准二三线城市对价格比较敏感的人群。

第二,与拼多多式供应链模式类似,通过集采将拿车成本压到极致,主流厂商的合作覆盖,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绝大部分需求。

第三,利用线上流量获客的打法。喜相逢线上矩阵式引流的模式,在业内还是遥遥领先的,比如利用小程序、拼多多或直播,吸引大家去门店购车,到店转化率贼高。

$喜相逢集团(02473)$ $立讯精密(SZ002475)$ $赣锋锂业(SZ002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