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国资上市公司太原重工,屡教不改之耻 ,终被立案调查

用户头像
九叶刀
 · 辽宁  

在资本市场的广袤天地中,企业本应是推动经济发展、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重要力量。然而,太原重工却如一颗黯淡无光的星,以其管理层的种种恶劣行径,成为资本市场中的反面典型,尤其是其被立案调查以及管理层知法犯法、屡教不改的行为,令人愤慨不已。 太原重工,这家曾经享有盛名、拥有优秀历史的老牌国企,本应在市场竞争中凭借自身优势,为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但遗憾的是,它却陷入了一系列的泥沼之中,让众多投资者失望透顶。其股价下跌十年,从曾经的 13 元多跌至不到 3 元,这犹如一场噩梦,让参与增发的机构以及二级市场买入的小散们个个亏损严重。这一惨状,绝非仅仅是市场波动所能解释,更是企业自身管理混乱、管理层失职失责的深刻体现。 企业管理层的腐败问题犹如毒瘤,严重侵蚀着企业的健康发展。

前任领导班子腐败被一锅端,这本应是企业痛定思痛、重振旗鼓的契机。然而,现任领导却依旧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无视证券法律法规及资本市场投资者权益,公然违规,甚至遭到交易所书面处分。这种知法犯法的行为,是对法律的亵渎,对投资者信任的践踏。在法治社会的今天,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事,而太原重工的管理层却将法律法规视若无物,其行为之恶劣,令人震惊。

集团利用大股东地位,从资产、管理研发费用以及土地租金方面长期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这种“掏空”上市公司的行径,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权益。上市公司应是全体股东共同利益的载体,而太原重工的大股东却将其视为自家“提款机”,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基本的商业道德,也破坏了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原则。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依赖于每一个参与者的诚信和守法,太原重工管理层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对资本市场秩序的严重破坏。 从经营决策来看,太原重工作为省属大型企业,长期决策接连失误,钻井平台、风电等项目亏损严重,经营失败。这反映出管理层在战略规划和经营管理能力上的严重不足。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层,应当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科学的决策能力,能够带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然而,太原重工的管理层却屡屡做出错误的决策,使企业陷入困境,这不仅是对企业资源的巨大浪费,更是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损害。 更令人气愤的是,企业管理层不正视现实,不解决经营上出现的问题,反而在宣传上自吹自擂,掩耳盗铃,企图瞒上美化。这种逃避问题、粉饰太平的做法,只会让企业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陷入无法自拔的深渊。一个真正有担当的企业管理层,应当勇于面对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而不是选择逃避和掩盖。 而在企业经营没有改观,收入长期原地踏步,甚至经营性利润亏损的情况下,太原重工却在企业大搞股权激励,激励价低于净资产,低于增发价,这种典型的内部控制人自肥行为,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不公平和矛盾。

太原重工被立案调查,是其管理层种种恶行的必然结果。这一事件也为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在资本市场中,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尊重投资者的权益,以诚信和负责的态度经营企业。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和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对于太原重工,我们希望其能够深刻反思自身的错误,积极配合调查,彻底整改,还投资者一个公正、透明的企业。否则,它必将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被淘汰,成为历史的尘埃。 总之,太原重工管理层的知法犯法、屡教不改行为,是资本市场中的耻辱,必须予以严厉批判和谴责。我们期待着资本市场能够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让那些真正有实力、有担当的企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太原重工(SH600169)$ $瑞贝卡(SH60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