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鸟之芥
 · 浙江  

9.24一周年,我的、老婆的、和我妈的账户收益,其实远超我的预期。
我自己的若以去年的基数计算实际上超过6倍,因为八月份又充值了接近一百万,券商系统自动算成新基数了。
这一轮,我犯了一个大错是低估了地缘博弈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我判断美联储第一次降息是在23年初到23年中,当时政策上也出了一批鼓励买进股票的宣传,我判断市场即将从左侧转向右侧,于是把持仓由防御改为进攻,进行了绝对集中(包括把当时19块的泡泡玛特、不到200块的腾讯都卖了)都集中到A股。
实际上,之后的一年半,美联储既不降息也不加息,维持了一年多的高利率,热钱大量外流,最黑暗的是24年2月到8月,包括中间的长颈鹿事件。
到这时候,身边人几乎没几个还相信我了,我哥叫我妈把账户要回去清仓,说我之前赚钱都是靠运气。
我因为有了女儿,家庭支出增大,真是难熬。
收益主要来源是熊市里一直苦熬拿着的三支中的两支:$港股创新药ETF(SH513120)$$先导智能(SZ300450)$ ,以及电池材料类的。
另有几只翻倍或翻几倍的,持仓份额不多,比如壶化股份盛屯矿业共创草坪等,都是相对冷门的股票。其中壶化股份是唯一一支在熊市中翻倍的,现在已经清掉了。
长春高新一直表现不佳,最近有越来越多的好消息,试着用管线估值法算了一下,收益预期的确定性和弹性不如电池行业里的材料类,所以在这轮电池启动初期把大部分仓位买了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天赐材料恩捷股份,年中还买了一些三花智控,长春高新目前有七十万的浮亏。
目前港股创新药已经卖的差不多了,主仓在电池设备和材料,等电池材料、电池矿这一轮走的差不多了,逐步移仓到消费、机械设备、地产链。
若大盘过了4000点,经济数据也开始全面复苏,由通缩转向通胀,目前没怎么涨的消费、地产链一定会起来的。
标的已经筛选好了,看看市场是否给机会。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