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A股市场中将AI技术与创新药研发深度融合、表现最突出的公司,基于技术整合深度、研发成果及财务表现综合筛选。我个人有翰宇药业和弘博医药。翰宇药业我赢利较多,泓博医药刚进不久,微利。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______
:rocket: 一、翰宇药业(300199):AI多肽药物+RWA金融创新
技术整合:与华为合作,利用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加速多肽药物研发,将靶点筛选与分子设计周期缩短40%;与碳云智肽合作“硅基多肽芯片”技术,筛选效率提升3倍(如GLP-1三靶点激动剂HY3003)。
资本创新:全球首创研发收益权代币化(RWA),通过KuCoin平台将GLP-1管线未来收益权转化为可交易资产,提前募集研发资金,降低融资成本30%。
业绩验证: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激增595.45%,利拉鲁肽海外放量,司美格鲁肽类似药HY3001减重效果达原研98%。
______
🔬 二、皓元医药(688131):AI化合物库+全球化CDMO
技术优势:全球前三的工具化合物供应商,自建MegaUni超千万分子实体库,联合华东师大AI实验室优化先导化合物,显著提升ADC药物研发效率。
商业化能力:为全球十大药企提供高端仿制药(如艾日布林),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长272.28%,海外订单增280%。
AI赋能生产:AI驱动的合成路线设计降低60%成本,支持ADC药物全流程CDMO。
______
⚗️ 三、泓博医药(301230):小分子AI设计领军者
技术平台:自研PR-GPT多模态大模型,精准预测药物代谢性质并生成新分子结构,将药物设计效率提升50%,IND申报成功率连续三年行业前三。
客户与管线:服务Agios、石药等头部药企,支持80个新药项目(6个进入临床Ⅰ期)。
业绩表现: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长226.47%,API业务收入占比超40%。
______
💉 四、甘李药业(603087):AI驱动代谢类药物突破
研发应用:整合DeepSeek大模型优化GLP-1双周制剂GZR18生产工艺(减重疗效17.3%优于司美格鲁肽),加速四代胰岛素周制剂GZR4临床进程。
全球化布局:依托集采红利拓展海外市场,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增224.90%,海外收入增长300%。
______
🌿 五、康缘药业(600557):传统药企AI转型标杆
合作成果:与胜普泽泰联合开发全球首个AI设计CCR8多肽抑制剂KYS2301凝胶,从分子设计到IND申报仅18个月(较传统周期缩短60%),突破多肽透皮吸收技术瓶颈。
临床价值:针对特应性皮炎未满足需求,凝胶剂型提升患者依从性,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超40亿美元。
______
🧪 其他值得关注的企业
百济神州(688235):AI优化临床试验设计,患者招募效率提升40%,PD-1美国上市申请中。
复星医药(600196):自研PharmAID决策平台支持药物全生命周期管理,AI毒理优化提升成功率。
药明康德(603259):AI筛选效率提高3倍,CRDMO模式客户留存率超95%。
______
⚠️ 行业风险提示
技术验证:AI预测分子需经临床检验(如Exscientia曾因疗效失败终止研发)。
政策与资本:RWA模式需适应全球合规框架(如香港稳定币条例)。
地缘政治:海外收入占比高的企业(如翰宇药业60%)易受贸易政策冲击。
______
💎 结论:核心投资逻辑
短期:关注已验证AI降本增效能力的企业(如翰宇、皓元、泓博)。
长期:考察技术闭环与全球化能力(如甘李的GLP-1国际化、康缘的FIC管线)。
数据表明,AI已从“辅助工具”升级为“研发核心引擎”,深度整合技术、数据与资本的企业将主导下一阶段竞争。建议重点关注翰宇药业(AI+RWA生态)、皓元医药(全球化+AI库)、泓博医药(小分子AI平台)的持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