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溪水石
 · 山东  

对于消费品牌的阶段性探讨
消费品股票在这些年经过长足的发展以及经历了由于人口,消费不足导致的衰退之后,是时候做个阶段性总结了。
在互联网时代,判断一款产品是否具备品牌垄断优势的影响因素更趋复杂。经个人调查发现,若产品仅具备一定声誉却无垄断性品牌效应,其所受互联网冲击会非常显著,且冲击方式各异。
具体来看,部分品牌的优势难以建立,因为其根基是长期稳定的口味,例如良品铺子和洽洽瓜子——一旦产品口味下滑,它们会迅速丧失品牌优势并面临被市场淘汰,口味的便签也让这类产品要在不同的新战线上与对手开展新的竞争,因此稳定性比较差。另一部分可标准化生产的产品,相对更容易建立品牌优势,但也存在例外,张裕葡萄酒便是典型案例。由于葡萄酒属于外来品类,消费者普遍存在“国外产品优于国内”的认知,因此即便张裕在国内建立了品牌声誉,但是仍在与众多国外品牌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一旦销量或市场环境恶化,其所受影响会更大。
在电子器件和手工电子工具类产品中,初期在质量和价格上占优的企业,能够较快占领用户心智、形成品牌效应;品牌效应一旦形成,则相对巩固,企业在市场上可具备较强的品牌竞争优势。比如公牛集团
对于升级较快的非工业标准类产品及零售消费类电子产品,其推陈出新速度快、市场竞争相对激烈,但因直面消费者的特性,依然相对容易建立品牌优势。比如美的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