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范式的戴博业绩会以及调研时多次提到公司没有竞争对手, 具体是什么东西形成了壁垒,看了所有卷商研报都没有分析,或者说错误的。跟踪了一年,以及20多年一级投资的经验,总结大致是:
1. 早期完全依靠技术, 最重要的技术就是AutoML, AutoML应用在建模的各个方面,包括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逻辑关系化和特征化,包括用用AutoML进行数字孪生场景模拟,包括用AutoML自动建训练建知识图谱等等,不同场景需要根据经验来调整autoML的算法 等等。。。, 技术的结果是大幅提高数字处理和建模的效率,以及模型的正确率,用戴博的话讲和LLM训练出来的垂直模型效果上有鸿沟!
除了在世界排名领先的AutoML技术,还有必不可少的就是特征数据库OpenMLDB技术,国内很多自用的大厂也采用第四范式的开源该项技术,去年发布的数据工厂DATAfoundry
模型管理工具ModleHUB,把客户所有自己开发的模型以及外部接入的LLM都统一平台化管理起来,以便高效率调用。
还有就是提高GPU使用效率的算力虚拟池化技术和异构算力融合技术。为了降低投资,提高客户使用AI的ROI。
这些技术都是为了解决客户在使用AI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里面有很多经过试错的Knowhow,一项技术可能形成壁垒比较难, 但全面的技术栈就可以形成壁垒。
2. Sage 平台正在运行的几万个各种场景的垂直模型是壁垒。客户建立Agent, 必须用到这些垂直模型,光LLM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些模型是后面各种Agent解决方案的基础。数据是客户的,客户不可能把数据给任何Ai服务商。所以数据不可能是Ai服务商的壁垒,但已使用Sage平台的模型是壁垒。
3. 商业模式, 咨询+技术门槛很低的Sage平台,第四范式有各个行业咨询出生的行业专家,帮客户从企业战略,价值,痛点进行梳理,和Ai技术结合,用低门槛的Sage 平台帮客户解决问题,为客户创造价值。类似palantire的FDE。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生意是永久的,忽悠客户做一些没价值的Ai应用是不长久的。
4. 技术路线是正确的,根据事物本身的规律做出来的世界模型是永久的未来,LLM只能解决沟通问题,用来解决其他问题,最终会被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