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亿人民币豪赌,罗氏撕开全球代谢药“抢食大战”
就在今日(2025年9月18日),全球医药界被一则重磅消息点燃:罗氏宣布以折合人民币约249亿元(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生物制药公司89bio。这一单日敲定的巨额收购案,不仅刷新了今年全球代谢领域并购交易的金额纪录,更像一把利刃,直接撕开了本就竞争激烈的全球代谢药市场“抢食大战”的序幕,让行业格局迎来新的变局。
一、249亿豪赌背后,瞄准代谢疾病“未被满足的刚需”
罗氏这次愿为89bio砸下249亿人民币,核心瞄准的是其在研的王牌候选药物pegozafermin——一款针对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的FGF21类似物。当前,MASH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高发的“隐形健康杀手”,全球患者超3亿人,且尚无获批的特效治疗药物,市场需求处于“饥渴”状态。
临床数据显示,pegozafermin不仅能显著减少患者肝脏脂肪、改善肝脏组织学指标,还具备抗纤维化与抗炎的双重作用,在后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同类最优”的潜力。对罗氏而言,这笔249亿的投入,本质是对MASH这一“千亿空白市场”的精准豪赌:一旦药物成功上市,将填补全球代谢疾病治疗的关键缺口,同时为罗氏在心血管、肾脏及代谢疾病(CVRM)领域的管线补上“关键一块”,与现有产品形成协同效应。
二、巨头集体“入局”,代谢药成全球药企“必争之地”
罗氏的249亿收购案,绝非孤立的“冲动决策”,而是全球药企扎堆布局代谢赛道的缩影。近年来,随着全球超重、肥胖人群突破20亿,代谢疾病(肥胖、糖尿病、MASH等)已从“个人健康问题”升级为“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对应的治疗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突破5000亿美元,成为医药行业增长最快的赛道之一。
这一巨大蛋糕,早已引发全球巨头的“围猎”:诺和诺德凭借减肥药Wegovy,2024年相关营收突破2000亿人民币;礼来的Zepbound上市即“爆单”,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形成“双寡头”格局。而罗氏此前在代谢领域布局相对滞后,此次249亿收购89bio,正是其“急起直追”的关键一步——不仅快速获得了MASH领域的核心资产,更通过89bio的技术平台,加速在肥胖及并发症治疗领域的布局,试图打破诺和诺德、礼来的垄断,分食千亿市场。
除了罗氏,其他巨头也在动作不断:辉瑞通过合作引进双抗药物加码代谢管线,默克斥资超150亿人民币收购代谢领域生物科技公司,甚至非传统医药企业也纷纷跨界入局。这场“抢食大战”,早已从“双寡头争霸”演变为“全球群雄逐鹿”。
三、249亿收购背后,全球代谢药市场的“三重变革”
罗氏这249亿人民币的收购,看似是一笔商业交易,实则正在推动全球代谢药市场的深层变革。
第一重变革是“竞争维度升级”。过去,代谢药竞争聚焦于“单一减肥效果”,而如今,巨头们更看重“全链条解决方案”——从肥胖治疗延伸到MASH、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从注射剂向口服剂型、长效剂型突破。罗氏收购89bio后,将结合自身在临床开发、全球销售的优势,推动pegozafermin与现有CVRM药物联动,打造“预防-治疗-并发症管理”的全周期产品矩阵,这意味着未来的竞争将是“体系化能力的比拼”。
第二重变革是“创新模式重构”。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如89bio)凭借在细分领域的技术突破,成为巨头“争抢”的对象。罗氏249亿收购,本质是“巨头出钱+小公司出技术”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将加速代谢药领域的创新迭代——小公司专注前沿研发,巨头提供资源支持,让原本需要10年以上的研发周期大幅缩短,患者将更快用上创新药。
第三重变革是“市场格局重塑”。此前,诺和诺德、礼来凭借先发优势占据全球70%以上的代谢药市场份额,而罗氏的249亿入局,加上其他巨头的跟进,将打破“双寡头”的稳定格局。未来3-5年,全球代谢药市场可能形成“多强并存”的局面,竞争的加剧将倒逼企业优化定价、提升药物可及性,最终惠及全球数十亿代谢疾病患者。
罗氏249亿人民币的“豪赌”,既是对代谢药市场潜力的认可,也是全球医药巨头“抢食大战”的缩影。从单日敲定的巨额交易,到巨头们集体加码的动作,不难看出:全球代谢药市场早已不是“小众赛道”,而是决定未来医药行业格局的“战略高地”。这场“抢食大战”才刚刚开始,而最终的赢家,将是那些既能掌握核心技术,又能洞察全球患者需求的企业。
四、MASH赛道研发管线激增导致肝纤维化无创检测迎来新的指数性需求增长
正当罗氏、诺和诺德、礼来这些医药巨头投入巨量资源进行超级竞赛的时候。一家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曾经名不经传的福瑞股份最近有望迎来业绩大爆发!成为那个站在全球MASH风暴眼的“卖水人”,业绩奇点即将爆发。
随着全球NASH药物研发迎来爆发期,福瑞股份旗下的FibroScan设备作为肝纤维化无创检测的“金标准”,正站在巨大需求爆发的起点上。
2025年8月15日,诺和诺德宣布其司美格鲁肽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伴中重度肝纤维化的非肝硬化成人患者。
这标志着全球MASH治疗正式从“0到1”进入 “1到N”的发展阶段。而在这条充满潜力的产业链上,福瑞股份(300049)作为不可或缺的“卖水人”,正迎来业绩爆发的奇点。
随着近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致函福瑞股份子公司Echosens,确认接受其基于振动控制瞬时弹性成像(VCTE)技术测量的肝脏硬度值(LSM)作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临床试验替代终点的意向书(LOI)。
随着2025年9月11日至12日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召开的会议推动将FibroScan检测纳入常规体检,福瑞股份的增长前景更加明确。
福瑞股份已经事实站在MASH检测需求爆发的风口上——全球在研MASH药物还有200多种,预计都需要用到FibroScan。这个“卖水人”的角色,可能比所有“挖金人”会更加稳定和盈利。
我是热谈哥和革命的老农
欢迎大家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