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二季度工缝行业逊于一季度,下半年国内需求继续萎缩,出口增速缓慢放缓
行业290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9.88%,增幅较一季度下滑4.7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9.92亿元,同比增长30.95%,增幅较一季度下滑39.42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5.92%,同比增长19.18%,较上年末提升0.39个百分点。规上企业百元营业收入成本81.24元,同比下降1.30%;规上企业三费比重9.93%,同比下降7.34%。
1-6月我国缝制机械行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累计工业增加值增速1.9%,较一季度增幅缩减6.3个百分点。
上半年行业百家企业工业总产值123亿元,同比增长10.38%;缝制设备产量313万台,同比下降0.7%;工业缝纫机产量227万台,同比下降3.31%。其中,平缝机、包缝机等主导产品产量同比下滑,而部分特种机及自动化设备、刺绣设备产量等呈现逆势增长。
二季度,受美国对等关税尤其是内需市场需求下滑影响,行业百家企业工业缝纫机产量在4、5月明显下调,降至36-37万台,6月受对等关税延期实施和海外市场拉动,百家企业工业缝纫机月产量提升至43万台以上。
上半年我国缝制设备内销同比约下滑30-35%左右。
上半年国内下游鞋服行业骨干企业顶住压力,以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等为手段,积极应用小单快反新模式,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对智能铺布裁剪设备、智能化缝纫设备、自动化缝制单元、智能吊挂系统、整厂数字化解决方案等释放出大量需求,呈现出“平包绷等单机设备销售下滑、自动化智能化设备需求增长”的市场需求新格局。
至6月底我国缝制机械产品累计出口额19.99亿美元,同比增长24.31%,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行业外贸呈现持续向好态势。
上半年我国工业缝纫机出口量262万台,出口额8.7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62%和20.44%,其中自动类缝纫机出口量177万台,出口额6.5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45%和22.37%,自动类产品在工业缝纫机中量值占比分别达67.48%和74.34%;刺绣机出口量6.7万台,出口额4.7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36%和63.52%(其中均价2000美元以上刺绣机出口量3.6万台,出口额4.5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16%和60.09%);缝前缝后设备出口量96万台,出口额2.9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48%和24.32%;缝纫机零部件出口额2.37亿美元,同比增长9.51%;家用缝纫机出口量452万台,出口额1.19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0.27%和13.83%(其中均价22美元以上家用缝纫机出口量205万台,出口额9800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8.62%和10.93%)。除家用缝纫机外,行业各类工业缝纫机及其零部件出口额整体均呈现不同幅度增长态势。
上半年我国各类缝制机械产品除家用缝纫机外,出口价格同比呈现增长态势。其中,工业缝纫机出口均价336.1美元/台,同比增长5.08%,主要为自动类缝制机械产品出口增长所致。
上半年,越来越多的缝制机械特色企业瞄准自动化赛道,满足市场对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和消费品质日益提高的迫切需求。如,通过大力开展模板人才培养和定制化研发等举措,深化自动模板机的创新和行业应用,不断扩展模板机市场空间;创新升级全自动激光开袋机,通过快速换模、自动调整等来提升生产效率和缝制品质;研发推出自动双头接橡筋机、智能裁切机、自动缝下摆机、自动锁边机、自动上领机、自动贴袋机、自动裤袢机、自动肩带机、自动上松紧带机等一大批自动化产品,使相关专用工序实现自动化缝制,有效破解了下游招工难、用工贵和缝制品质不稳定等难题。
近三年来行业自动化设备产销均保持20%以上的较快增速。我国缝制机械行业下半年经济运行面临的放缓和下行压力可能将进一步加大。
下游鞋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困难,成本压力较大,发展预期不稳,投资意愿不足,整个鞋服行业生产规模将持续缩减。上半年"抢出口"后,下半年鞋服出口可能继续走弱,对缝制设备的需求仍保持低迷,预计下半年缝制设备内销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呈现两位数明显下降。为提升竞争优势,中国鞋服供应商将加强产品差异化,提升在设计、快反等方面的优势,预计对自动化设备、数字化方案等将稳定释放需求。
从行业外贸来看,预计继续中速增长。上半年各国抢出口、抢进口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市场需求,加之主要国家的关税政策已经明晰,预计下半年鞋服生产和进口需求将趋于平稳,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消费预期和需求将呈现放缓、下滑趋势。
我国缝制机械行业企业将进一步深耕国际市场,拓展细分市场,加大产品出口和市场结构调整,预计行业出口将延续上半年增长态势,增速将呈现缓慢放缓,全年出口增速将达到20%以上。 $大豪科技(SH603025)$ $杰克股份(SH603337)$